(1)小茴香粥:炒小茴香30克, 粳米200克。 將小茴香裝於紗布袋內紮口, 入鍋加水先煮半小時或40分鐘棄藥包, 再加入洗淨的粳米及適量水同煮至熟。 酌加精鹽、味精調味即可。
早晚服用。 健脾開胃, 行氣止痛。 適用于脘腹冷痛, 慢性胃炎, 納差等症。 ?
(2)山藥羊乳羹:山藥50克, 新鮮羊乳500毫升, 白砂糖或蜂蜜適量。 將山藥在鍋中炒至微黃, 軋碎輾為細末;將羊乳燒沸, 加入山藥末和白砂糖攪勻即 成。 每日1次。 益氣養陰, 補腎健脾。 適用於慢性胃炎、呃逆反胃等的食療調補。 ?
(3)玉參燜鴨:淨鴨1只(約2000克), 玉竹20克, 沙參20克, 各種調料適量。 將玉竹、沙參洗淨,
(4)玉竹山藥鴿肉湯:玉竹15克, 山藥20克, 淨白鴿1只, 精鹽及調料各適量。 將鴿子肉切塊, 放砂鍋中加玉竹、山藥、精鹽、調料, 加水500毫升, 文火燉煮60 分鐘, 肉熟爛後飲湯食肉。 隨意服食。 健脾益氣, 滋陰止渴。 適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補養, 及氣陰兩虛型消渴病的輔助 食療。 ?
(5)平菇燉肉:豬精肉250克, 鮮平菇250克, 料酒、食鹽、蔥段、薑片、生油各適量。
本品具有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防癌、抗癌之功效。 適用於慢性胃炎、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症。 ?
(6)肉桂粳米粥:肉桂末1~2克, 粳米100克, 砂糖適量。 先將肉桂研成細末;再將粳米、砂糖共放入砂內, 加水煮為稀粥, 然後取肉桂末1~2 克, 調入粥中, 改用文火, 再煮沸, 待粥調停火即可。 早晚餐時空腹溫食。 溫中和胃。 主治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 ?
(7)沙參蛋湯:北沙參30克, 紅皮雞蛋2個, 冰糖適量。 將沙參切小塊, 雞蛋洗淨, 加水適量, 共煮, 水沸10分鐘後取蛋去殼,
(8)花生烏賊骨面:烏賊骨、生花生仁、炒花生仁各150克。 將上3種配料共碾成細粉, 攪勻裝入容器中備用。 每日服3次, 每次1~2匙。 當日見效, 以7~10天為一療程。 消炎止痛, 養胃補脾。 主治胃炎、胃潰瘍。
(9)麥飯石粥:麥飯石100克, 大米100克。 先將麥飯石搗碎成粉粒狀, 加水浸泡半小時後, 放火上煮沸, 用紗布濾取汁, 去石 ;再將淘洗乾淨的大米放入鍋內, 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 每日2次, 早晚餐服用。 健脾和胃, 清熱去濕。 常服此粥可治療胃病、貧血等病。
(10)佛手露:佛手柑80克。 每次取香氣濃郁的佛手放入燒瓶內, 加水適量, 蓋上瓶塞後接好冷凝管;用酒精爐 給燒瓶加熱,
(11)玫瑰露:玫瑰花約40克。 每年4~6月間, 在玫瑰花蕾將開放時, 選取朵大、瓣厚、色紫、鮮豔、香氣濃者, 分批採摘後, 用小火迅速烘乾;烘時將花攤成薄層, 花冠向下, 待其乾燥後, 再翻轉烘乾其 餘部分;將幹玫瑰花約40克放入燒瓶內, 加入適量清水, 將瓶塞蓋上, 接上冷凝管;然後將 燒瓶置於酒精爐上加熱, 燒開後收取蒸餾液既得玫瑰露(即玫瑰花的蒸餾液)。 每日2~3次, 每次80毫升左右, 溫熱飲用, 連服約6天。 養胃寬胸, 行氣解鬱。 適用於慢性胃炎和神經性胃痛, 胸悶鬱結, 噁心嘔吐等。
(12)薑蒜醋:生薑100克, 大蒜100克, 米醋500克。 將生薑冼淨, 與大蒜一同切片, 浸泡在米醋中, 密封貯存1個月即可飲用, 飯後服用, 每次10毫升。 或在菜肴中酌量加用。 健胃散寒。 適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痛等症。 ?
(13)香櫞露:陳香櫞約60克。 每年9~10月份, 採摘香櫞的成熟果實, 切成薄片後曬乾或晾乾備用;把香櫞片約60 克放入燒瓶內, 加入適量清水, 蓋上瓶塞後接好冷凝管;然後用酒精爐給燒瓶加熱, 待燒開 後收取蒸餾液即得。 每日1~2次, 每次1杯, 連用4天左右。 利膈健脾開胃。 適用於氣滯胃痛, 慢性胃炎和神經性胃痛, 胃脹, 腹脹, 消化不良 , 嘔吐呃逆等症。 ?
(14)黨參大棗茶:黨參15克, 大棗10枚, 陳皮3克。 將上3味煎湯代茶飲。 每天2次, 7天為1個療程。 養胃, 消炎。 主治慢性胃炎。
(15)蘿蔔粳米粥:鮮蘿蔔汁100毫升, 粳米100克。先將蘿蔔洗淨搗爛,取汁100毫升,同粳米一塊加水500毫升,煮為稀粥。早晚溫熱服用。疏肝理氣。主治因肝胃氣滯引起的胃炎。?
(16)鯽魚羹:活鯽魚1條(約400克),乾薑3克,桔皮3克,胡椒、蔥白、生薑、生粉、細鹽各適量。將鯽魚去掉鱗、鰓及內臟,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 火煨至爛熟,潷取魚湯備用,魚另食用;再把乾薑、桔皮和胡椒同碾成細末,生薑和蔥白切 成碎末,同放入魚湯中煮沸5分鐘,最後加入生粉、細鹽稍煮即成。每日1~2次,每次1小碗,溫熱食用,連食7天。曖胃散寒,溫中補虛。適用於脾胃虛寒性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17)紅棗益脾糕:乾薑1克,紅棗30克,雞內金10克,麵粉500克,白糖300克,發麵適量(用酵母發麵)
①乾薑、紅棗、雞內金放入鍋內,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分鐘,去渣留汁 。
②麵粉、白糖、酵母放入盆內,加藥汁,清水適量,揉成麵團。待麵團發酵後,做成糕坯 。
③將糕坯上籠用武火蒸15~20分鐘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性慢性 胃炎。
粳米100克。先將蘿蔔洗淨搗爛,取汁100毫升,同粳米一塊加水500毫升,煮為稀粥。早晚溫熱服用。疏肝理氣。主治因肝胃氣滯引起的胃炎。?
(16)鯽魚羹:活鯽魚1條(約400克),乾薑3克,桔皮3克,胡椒、蔥白、生薑、生粉、細鹽各適量。將鯽魚去掉鱗、鰓及內臟,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 火煨至爛熟,潷取魚湯備用,魚另食用;再把乾薑、桔皮和胡椒同碾成細末,生薑和蔥白切 成碎末,同放入魚湯中煮沸5分鐘,最後加入生粉、細鹽稍煮即成。每日1~2次,每次1小碗,溫熱食用,連食7天。曖胃散寒,溫中補虛。適用於脾胃虛寒性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17)紅棗益脾糕:乾薑1克,紅棗30克,雞內金10克,麵粉500克,白糖300克,發麵適量(用酵母發麵)
①乾薑、紅棗、雞內金放入鍋內,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分鐘,去渣留汁 。
②麵粉、白糖、酵母放入盆內,加藥汁,清水適量,揉成麵團。待麵團發酵後,做成糕坯 。
③將糕坯上籠用武火蒸15~20分鐘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性慢性 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