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腎結石高發都是營養過剩惹禍

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也已為人們所熟知, 可另外一種疾病卻被人們所忽視:這就是結石。

腎結石的成因比膽結石更複雜, 根據結石的類型大概可分為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尿酸結石等三種, 這些成分大都來自飲食, 所以說腎結石的形成跟飲食密切相關。

體內草酸的大量積存, 是導致腎結石的因素之一。 菠菜、豆類、葡萄、可哥、茶葉、橘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筍等正是含草酸較高的食物。 研究發現:200克菠菜中, 含草酸725.6毫克, 如果一人一次將200克菠菜全部吃掉, 食後8小時, 檢查尿中草酸排泄量為20-25毫克,

相當於正常人24小時排出草酸的總量。 所以那些容易患結石的人吃前最好將這些蔬菜焯一下, 將溶于水的草酸過掉。

有位女士發現自己不能吃番茄, 她喜歡吃, 但吃過後, 第二天腰部總會有緊緊的異樣感覺, 那是以前患腎結石時常有的感覺。 原因可能是我們的人群中, 就有那麼一些人, 他們的生理代謝有些異常。

有位腎結石患者, 因為經常工作到深夜, 他的夫人怕他身體吃不消, 就天天山珍海味地變著花樣給他補, 醫生懷疑他患腎結石的原因, 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攝入過量的緣故。

蛋白質的攝取量, 與腎結石直接關聯。 因為高蛋白飲食能促進尿液中鈣的排泄, 形成高尿鈣;此外, 高蛋白飲食通常都富含嘌呤,

從而增加尿酸結石的危險性。

脂肪通過調節機體前列素的分泌, 影響腎臟排泄鈣的能力。

糖, 尤其是乳糖, 能促進鈣的吸收, 可能導致草酸鈣在體內的積存。 因此, 不論正常人或結石病人, 在食用100克蔗糖後, 過2小時去檢查他們的尿, 發現尿中的鈣和草酸濃度均有所上升。

高嘌呤飲食, 如海鮮、豬肝、豬腎等動物內臟, 各種肉湯、豬肉、牛肉等, 含有較多的嘌呤成分。 嘌呤進入體內後要進行新陳代謝, 其最終產物是尿酸。 尿中尿酸排出過多可形成尿酸結石。

喝水少是結石形成的直接原因:一則, 喝水少, 尿少, 鈣鹽通過尿液排出得少, 滯留體內, 易形成鈣鹽結石;二則, 尿濃度高, 高濃度的鹽類及礦物質也容易沉積, 形成結石。 人體排尿時必須經過腎、輸尿管、膀胱,

在這三處, 結石掉到哪裡, 哪裡就有結石。

無論哪一種結石, 都可以通過多飲水來預防。 如草酸鈣結石, 多飲水使尿液得到稀釋, 鈣離子和草酸根的濃度降低, 自然形成不了結石;對於三聚氰胺形成的結石也一樣, 多飲水, 多排尿, 三聚氰胺形成的不溶物就難以聚積, 而形成結石。

晨起一杯水、晚睡前一杯水、日間均勻地多喝水, 天熱出汗多時, 再適當增加喝白開水的量, 普通人要使排尿量保持在一日(24小時)內有2000毫升左右, 腎結石患者最好使每日的排尿量保持在3000毫升左右, 可有效地預防腎結石。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