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瘡瘍、癰、癬、雞眼或胼胝的折磨, 很多人都不知所措。 其實, 中醫對此是有一些行之有效的簡易外治良方的, 叫做貼法治療。 原理是:把一些肉、菜、植物和中草藥等材料略為加工後, 貼於皮膚患處, 以起到抗炎、消腫、止痛和收斂的作用。 貼法治療使用材料簡單, 操作方便, 價格低廉, 不妨一試。 下面贈送大家三大護身寶貼, 以保平安吉祥。
◆第一貼:貼豆腐◆
例證:羅大伯在豆腐工廠工作。 工廠空氣潮濕, 加上出汗較多, 前幾天羅大伯背部漸漸出現一個腫塊, 疼痛難忍。 他到當地醫院就診, 醫生診斷為瘡癤, 給予靜脈點滴抗生素,
材料:取熱豆腐500克, 以新鮮出鍋者為佳(涼豆腐也可用, 但要放入沙鍋內煮熱), 把熱豆腐切成厚片, 備用。
用法:先用溫開水洗淨患處, 然後立即貼上熱豆腐。 每天兩次, 早、晚各一次。 每次貼至熱豆腐變涼即可。
注意事項:一定要用剛煮過的熱豆腐, 如能用剛出鍋的熱豆腐, 效果更佳。 不可用半涼不熱的豆腐或涼豆腐代之, 以免弄巧成拙, 事與願違。
解貼:貼豆腐法是常用貼法之一。 主治瘡癤(病變初起未破潰者)。 豆腐的主要成分為黃豆, 另含有少量石膏(為豆腐製作過程添加者)。
◆第二貼:貼荸薺◆
例證:張大嬸因常下田地勞動, 半年前左腳跟漸漸出現疼痛不適。 醫生診斷為雞眼, 給予雞眼膏外貼治療未見效。 後改用貼荸薺法治療, 7天后症狀緩解, 10天后症狀消失。 繼續鞏固治療13天, 隨訪30天, 症狀未見復發。
材料:取新鮮荸薺250克, 洗淨去皮後, 搗成爛泥, 備用。
用法:臨睡前, 先用溫開水浸泡患足15分鐘左右, 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荸薺泥塗於患處, 再用乾淨的紗布包裹好, 或穿上寬鬆適宜的紗襪, 以免荸薺泥溢出,
注意事項:必須用新鮮的荸薺, 不可用荸薺粉代替。 如雞眼或胼胝處已被切割或感染, 則應先做抗感染治療。
解貼:貼荸薺法為較常用的貼法。 主治未感染的雞眼或胼胝。 中醫學認為, 荸薺性味甘、辛、平, 有微毒, 具有補中氣、益肝腎、添精髓、益胃、通便和散結之功效。 臨床上, 荸薺除可用於胃炎、潰瘍病、甲狀腺腫大、慢性乳腺炎外, 還可用於骨關節病、腫瘤、淋巴結結核、雞眼、胼胝和疣。
◆第三貼:貼鴉膽子仁◆
例證:劉老伯患雞眼多年, 曾到多家醫院就診, 症狀或可好轉, 但時有反復, 疼痛難忍, 他為此心煩意亂。 不久前有一天, 他聽說某中醫診所採用貼鴉膽子仁法治療雞眼, 療效顯著, 故前往一試。 劉老伯採用貼鴉膽子仁法治療一天后,
材料:中藥鴉膽子仁20粒, 搗爛成泥, 裝在經煮沸消毒(30分鐘)的玻璃瓶中, 擰緊瓶蓋, 備用。
用法:晚上臨睡前用溫開水泡腳15分鐘後, 擦乾水, 用鴉膽子仁泥適量塗於雞眼上, 再貼上一片止血貼, 保護患處。
注意事項:注意勿把鴉膽子泥塗于正常皮膚處。 對已切割感染的雞眼勿用本法, 宜先行抗感染治療。
解貼:貼鴉膽子仁法為比較常用的貼法。 主治雞眼或胼胝(未感染者)。 鴉膽子仁為苦木科鴉膽子屬植物鴉膽子的成熟果實。 中醫學認為, 鴉膽子性味苦、寒, 具有殺蟲、止痢、止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