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三章:夏天也不要忘記保護頸椎
第四章:OL必學 頸肩的按摩法
編者按:如今患有頸椎病的患者越來越年輕化, 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白領們居多。 那麼, 要如何緩解這一形式呢?預防頸椎病的方法有哪些呢?怎樣保護頸椎?
常按大杼穴 防頸椎病
長期處於空調環境裡, 久坐辦公室工作, 或長期使用電腦的人, 頸肩部很容易疼痛、僵硬, 這時觸及大杼穴就會有異常的壓痛感。
這是因為, 不當的姿勢、過度的緊張使頸肩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脈氣受阻,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下一頁↓
因此, 保持大杼穴氣血暢通, 頸肩部經脈氣血的流通就有了保證, 頸椎病的症狀就能得到改善。
在開始感覺到頸部有時酸痛, 肩部不適的時候, 經常按摩、揉擦大杼穴, 沿著大杼穴上下拍打, 每天抽時間做2~3次, 每次10分鐘, 可以促進氣血的暢通, 避免在大杼穴形成氣血的淤阻。 按摩大杼穴時會覺得酸痛感比較明顯, 但按摩之後會覺得舒服。
每天用梅花針敲打大杼穴一帶3~5次, 每次5分鐘, 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疼痛持續出現時, 還可以在梅花針輕度敲打後在穴位處拔火罐5~10分鐘。
在這一階段如果避免過度緊張, 避免長時間的坐姿和長時間的眼睛疲勞, 這樣的自我保健可以使頸椎病免於繼續發展, 趨向好轉。
如果頸椎病已經形成, 出現明顯的頸肩背部疼痛時, 此時, 僅靠按摩或用梅花針刺激大杼穴就不夠了, 自我保健還需要配合風池、肩井、外關等穴位, 可以用按摩、梅花針敲打以及拔火罐的方法。 平時要放鬆身心, 睡眠充足, 避免長時間疲勞等, 頸椎病還是會有相當程度的恢復, 能夠控制頸背部的疼痛, 保證生活品質。
但如果頸肩背部疼痛加重, 甚至手臂麻木、疼痛、酸軟無力, 或出現頭暈的症狀, 這時, 就應該到醫院就診, 按照療程進行規律的針灸、砭石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
大杼穴的取法, 找到第七頸椎(頸椎下部最高的骨頭尖), 再往下的一個骨頭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 從第一胸椎棘突下骨頭縫之間旁開大約兩橫指的肌肉凹陷處。
預防頸椎病小竅門
頸部保健操練習時可採取坐位
第一節 兩手叉腰, 一、二拍頸部向左側屈, 三、四拍頸部向右側屈。
第二節 兩手叉腰, 一、二拍頸項向左旋轉, 三、四拍頸項向右旋轉。
第三節 兩手叉腰, 一、二拍頭頂用力向上頂, 下頜內收, 三、四拍放鬆還原。
第四節 兩手叉腰。 一二三四拍頸項向左、前、右繞環至還原,
第五節 第一拍, 頭向左旋, 左手經體前伸向右肩上方。 第二拍還原。 三四拍同一二拍, 方向相反。
第六節 第一拍, 頸項向左側彎, 左手經頭頂上方觸右耳。 第二拍還原。 三四拍同一二拍, 方向相反。
第七節 第一拍, 低頭含胸, 兩臂在胸前交叉, 儘量伸向對側, 左臂在上。 第二拍, 挺胸, 兩臂儘量外展, 肘彎曲與肩平, 手心向前, 頭左旋, 眼看左手。 三四拍同一二拍, 方向相反。
第八節 兩手抱頭後, 手指交叉, 第一拍, 稍低頭, 兩肘向兩側張開。 第二拍, 用力抬頭, 兩手向前用力, 與頭對抗, 不使後仰。 三四拍同一二拍。
夏天也不要忘記保護頸椎
1.有沒有神經和血管壓迫徵象。 頸椎病多有臂叢神經受壓的症狀, 出現手臂外側麻痹,
簡單檢查方法是:將手臂外展水準位, 伸直, 頭向手臂相反方向用力向外伸拉。 如果手臂麻痹加劇, 並延伸至手指, 伴有頭昏暈者, 證明有壓迫, 頸椎病可能性大;如果影響不大, 症狀只集中在頸及肩膀部位, 活動時區別不明顯, 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
2.症狀是否持續不退。 如果疾病產生的症狀持續, 不因環境、天氣和情緒而改變, 頸椎病可能性大;反之, 心理疾病可能性大。 因為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 將已經生成的疾病變走。
3.是否有失眠。 失眠可以導致頸部的神經興奮, 刺激頸部肌肉細胞, 引起充血腫脹, 使頸部僵硬、強痛。 這與頸椎病症狀相似。 如果有失眠, 應當先治療失眠。 失眠改善, 頸痛減輕, 證明是心理疾病;失眠消除, 頸痛不減,頸椎病可能性大。
4.患者性情是否敏感多疑。情緒敏感、易激動者,神經敏感度高,容易產生興奮,引起腫脹疼痛。有這種情緒障礙的人,更應該首先考慮心理疾病的可能。
OL必學 頸肩的按摩法
長期久坐辦公室工作,或長期使用電腦的人,頸肩部很容易疼痛、僵硬,這時觸及大杼穴就會有異常的壓痛感。
這是因為,不當的姿勢、過度的緊張使頸肩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脈氣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氣血不通。同時,姿勢不良對脊柱骨質產生壓力,時間久了,產生骨質增生,也就是“骨病”,會加重大杼穴氣血淤阻的狀況。
因此,保持大杼穴氣血暢通,頸肩部經脈氣血的流通就有了保證,頸椎病的症狀就能得到改善。
在開始感覺到頸部有時酸痛,肩部不適的時候,經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著大杼穴上下拍打,每天抽時間做2~3次,每次10分鐘,可以促進氣血的暢通,避免在大杼穴形成氣血的淤阻。按摩大杼穴時會覺得酸痛感比較明顯,但按摩之後會覺得舒服。
每天用梅花針敲打大杼穴一帶3~5次,每次5分鐘,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疼痛持續出現時,還可以在梅花針輕度敲打後在穴位處拔火罐5~10分鐘。在這一階段如果避免過度緊張,避免長時間的坐姿和長時間的眼睛疲勞,這樣的自我保健可以使頸椎病免於繼續發展,趨向好轉。
如果頸椎病已經形成,出現明顯的頸肩背部疼痛時,此時,僅靠按摩或用梅花針刺激大杼穴就不夠了,自我保健還需要配合風池、肩井、外關等穴位,可以用按摩、梅花針敲打以及拔火罐的方法。
平時要放鬆身心,睡眠充足,避免長時間疲勞等,頸椎病還是會有相當程度的恢復,能夠控制頸背部的疼痛,保證生活品質。
但如果頸肩背部疼痛加重,甚至手臂麻木、疼痛、酸軟無力,或出現頭暈的症狀,這時,就應該到醫院就診,按照療程進行規律的針灸、砭石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的頸肩疼痛,伴有頸肩肌肉的腫脹的,則不可強力刺激大杼穴,以免加重肌肉的腫脹,使疼痛更嚴重。只可以用梅花針輕刺激穴位一帶,起到促進穴位微循環好轉的作用。
大杼穴的取法,找到第七頸椎(頸椎下部最高的骨頭尖),再往下的一個骨頭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從第一胸椎棘突下骨頭縫之間旁開大約兩橫指的肌肉凹陷處。
總結:人們在生活中藥學會保養頸椎,頸椎不適容易引發各種疾病。那麼,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預防頸椎病的方法及按摩保養頸椎秘笈來學習下吧。
頸痛不減,頸椎病可能性大。4.患者性情是否敏感多疑。情緒敏感、易激動者,神經敏感度高,容易產生興奮,引起腫脹疼痛。有這種情緒障礙的人,更應該首先考慮心理疾病的可能。
OL必學 頸肩的按摩法
長期久坐辦公室工作,或長期使用電腦的人,頸肩部很容易疼痛、僵硬,這時觸及大杼穴就會有異常的壓痛感。
這是因為,不當的姿勢、過度的緊張使頸肩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脈氣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氣血不通。同時,姿勢不良對脊柱骨質產生壓力,時間久了,產生骨質增生,也就是“骨病”,會加重大杼穴氣血淤阻的狀況。
因此,保持大杼穴氣血暢通,頸肩部經脈氣血的流通就有了保證,頸椎病的症狀就能得到改善。
在開始感覺到頸部有時酸痛,肩部不適的時候,經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著大杼穴上下拍打,每天抽時間做2~3次,每次10分鐘,可以促進氣血的暢通,避免在大杼穴形成氣血的淤阻。按摩大杼穴時會覺得酸痛感比較明顯,但按摩之後會覺得舒服。
每天用梅花針敲打大杼穴一帶3~5次,每次5分鐘,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疼痛持續出現時,還可以在梅花針輕度敲打後在穴位處拔火罐5~10分鐘。在這一階段如果避免過度緊張,避免長時間的坐姿和長時間的眼睛疲勞,這樣的自我保健可以使頸椎病免於繼續發展,趨向好轉。
如果頸椎病已經形成,出現明顯的頸肩背部疼痛時,此時,僅靠按摩或用梅花針刺激大杼穴就不夠了,自我保健還需要配合風池、肩井、外關等穴位,可以用按摩、梅花針敲打以及拔火罐的方法。
平時要放鬆身心,睡眠充足,避免長時間疲勞等,頸椎病還是會有相當程度的恢復,能夠控制頸背部的疼痛,保證生活品質。
但如果頸肩背部疼痛加重,甚至手臂麻木、疼痛、酸軟無力,或出現頭暈的症狀,這時,就應該到醫院就診,按照療程進行規律的針灸、砭石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的頸肩疼痛,伴有頸肩肌肉的腫脹的,則不可強力刺激大杼穴,以免加重肌肉的腫脹,使疼痛更嚴重。只可以用梅花針輕刺激穴位一帶,起到促進穴位微循環好轉的作用。
大杼穴的取法,找到第七頸椎(頸椎下部最高的骨頭尖),再往下的一個骨頭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從第一胸椎棘突下骨頭縫之間旁開大約兩橫指的肌肉凹陷處。
總結:人們在生活中藥學會保養頸椎,頸椎不適容易引發各種疾病。那麼,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預防頸椎病的方法及按摩保養頸椎秘笈來學習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