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髖關節後脫位的四種復位方法

應爭取早日手法復位, 經過時間越久復位越加困難。 採用全身麻醉或腰椎麻醉, 病人仰臥地面的墊子上, 復位方法有兩種:

(一)Stimson法 即使病人俯臥在書桌上, 髖關節掛在桌外, 使膝關節、髖關節曲90°進行牽引也可使髖關節脫位復位。

(二)Allis法 一助手將患者骨盆固定, 術者騎跨在腿上用雙手抱起脛骨上端使膝髖各屈曲90°, 牽引、外旋伸直下肢。 在牽引外旋過程中可聽到清脆的響聲, 說明股骨頭已復位, 患肢畸形消失, 髖關節可做各向活動。

(三)膝牽引法(Bihler法) 患者臥于墊子上, 骨盆由助手穩住, 患肢膝髖各屈曲90°用一寬布帶結成一圈,

套在患肢膕窩下, 術者一膝跪於患側地面, 另一腳立於地面, 膝關節屈曲成直角置於患肢膕窩下(右髖關節脫位時術者用右膝, 左髖關節脫位時, 術者用左膝)將布帶圈扭轉成8字形。 術者彎腰, 然後將8字形上圈套於術者頸部。 術者以一手握住患肢踝關節之上前方(右髖關節脫位時術者用右手, 左髖關節脫位時術者用左手)另一手扶住患肢之膝部。 然後術者伸直軀幹和頸部, 使布帶圈向上牽引患肢, 同時以緊握踝部的手向下施加壓力, 牽引力應緩慢而有力, 不可使用衝擊性力量。 牽引時將患肢膝部作不同方向旋轉可幫助復位。 此時可聽到響聲復位即已成功, 髖部畸形消失, 並可作全面的被動運動。

(四)Bigelow法 病人腰麻或全麻及睡在墊子上,

助手穩住骨盆, 術者一手握患肢踝部另一前臂套在膕窩處使膝、髖各屈曲90°牽引下內收、內旋, 膝貼近軀幹, 繼續牽引使髖外展外旋伸直即可將股骨頭送入髖臼內, 這個動作若是左髖關節脫位如像作一個大問號。 右側復位正好是一個反問號, 股骨頭納入髖臼可聽到或感到彈響。

以上四法較常用而且簡便, 復位後拍X線片證實。 復位患肢進行皮膚牽引或石膏固定。 髖關節放置在功能位上外展30°屈曲15°, 固定時間3~5周。 並鼓勵病人進行功能鍛煉。 足趾踝關節活動, 股四頭肌收縮防止肌萎縮。 待固定、牽引去除後逐步下地持拐行走, 練習膝髖屈曲幅度直至恢復正常。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