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你全面瞭解糜爛出血性胃炎

 

糜爛出血性胃炎是胃部以糜爛和出血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炎症。
病因和發病機制
1.酒精:酒精的親脂性和溶脂性能導致胃黏膜屏障破壞, 上皮細胞損害, 黏膜內出血和水腫亦可導致胃酸分泌亢進造成黏膜損傷。
2.藥物:①非甾體抗炎藥, 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該類藥物可通過胃黏膜直接損傷及抑制環氧合酶損傷。 ②抗腫瘤藥。
3.應激:嚴重創傷、大手術、大面積燒傷、顱內病變、敗血症、嚴重器官病變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均可致本病。 應激時:①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多, 導致胃黏膜血管收縮而血流量減少,

黏膜缺血造成黏液和碳酸氫鈉分泌不足, 局部前列腺素合成及再生能力下降, 胃黏膜屏障作用減低, 造成黏膜損害;②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導致胃酸分泌亢進, 黏膜侵襲因素增強;③ 胃腸運動功能減弱及幽門功能失調可導致膽汁和胰液反流而造成胃黏膜屏障破壞。
臨床表現
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輕者多無症狀, 或僅有消化不良症狀。 胃部出血常見, 一般為少量、間歇性, 可自止也可發生較大量出血引起嘔血或黑便, 出現貧血甚至失血性休克。
治療與預防
應針對原發疾病和病因採取防治措施, 去除病因, 治療原發病, 並根據臨床表現對症治療。 應注意飲食衛生, 避免過量飲酒。 由非甾體抗炎藥(消炎痛、阿司匹林等)引起的應立即中止服用該類藥物,
並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組織胺H2受體拮抗藥)及胃黏膜保護藥(如硫糖脂、枸櫞酸鉍鉀、米索前列醇等)治療。 如患者必須長期服用該類藥物, 宜同時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或胃黏膜保護藥, 可配合服用中藥、針灸以提高療效。 對有應激因素並高度疑有急性胃黏膜損害的重危患者, 在積極處理原發病的同時, 可預服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 伴有出血、休克應予積極的抗休克治療, 並給予有效的止血。 急性化膿性胃炎經抗生素積極治療無效者應手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