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常見的症狀有上腹不適、腹痛、腹脹、飽脹感、反酸、噯氣、燒心感、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嘔血、黑便等。 若出現以上症狀, 並持續1個月以上, 應及時到醫院接受胃鏡檢查, 明確診斷後進行對症治療。 得了胃病, 要治療, 也要養胃, 應治、養結合, 治好後養胃更重要, 以防胃病的復發。 那如何來養胃呢?
1.少吃產酸食物
傳統觀念認為, 牛奶能中和胃酸, 對胃潰瘍的康復有幫助。 然而現有研究表明, 牛奶能促進胃酸分泌, 因此, 胃潰瘍特別是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喝牛奶後即出現腹瀉的人不宜喝牛奶。 而優酪乳中含較多的乳糖酶,
2.不過分強調少食多餐
很多人會囑咐胃潰瘍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 然而, 新的研究表明, 食物進入胃內, 本身對胃黏膜就是一種刺激, 不僅促使胃腸蠕動加快, 而且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對潰瘍病的癒合無益。 目前主張, 胃潰瘍患者的飲食應注重定時、定量, 避免饑餓和飽餐, 不要過分強調少食多餐, 這樣才有利於胃潰瘍的癒合。 但對慢性胃炎尤其消化不良的患者、胃下垂的患者宜少量多餐進食。
3.不能進食刺激性、不消化食物。 如辣的、過酸、過甜的食物, 油炸食物, 竹筍, 綠茶尤其新茶, 咖啡, 酒煙等。 油膩食物也不能多吃。
4.養胃食物舉列
南瓜:其所含的豐富果膠, 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 減少潰瘍。 可用南瓜煮粥或湯, 滋養腸胃。
甘藍:其所含的營養物質, 不僅能抗胃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 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 降低病變的幾率。 患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 可每天用甘藍榨汁飲用, 還可混合蜂蜜食用, 有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山藥: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 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
包心菜:能夠有效的達到健脾養胃、消腫利尿、清熱解毒的作用, 是很好的養胃食物。
珍珠粉:有些慢性淺表性胃炎病人, 胃酸分泌過多, 上腹隱痛、飽脹不適, 睡不好, 建議晚上吃點珍珠粉, 有鎮靜安神、控制胃酸的作用, 還有美容效果。
蜂蜜:胃炎病人還可採用蜂蜜療法, 即將蜂蜜隔水蒸熟後, 在飯前空腹服。 每日100毫升, 分3次服。 1個月為一個療程。
小米粥:吃了小米粥後能開胃又能養胃, 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嘔吐的功效。
5. 養胃注意事項
(1)天氣冷暖:突變的天氣, 對胃的影響很大, 尤其是突然暴冷, 很容易讓胃受傷。 所以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 避免吃冷食,
(2)情緒焦慮:經常的情緒焦慮、抱怨太多, 就會傷到腸胃。 所以,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情緒的調節, 保持心情愉悅, 樂觀的情緒有助於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