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起源於胃壁最表層的粘膜上皮細胞, 可發生於胃的各個部位(胃竇幽門區最多、胃底賁門區次之、胃體部略少), 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廣度。 這種疾病已經是危害我們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武器了, 每年都會因為很多人因此而去世, 其中也有部分人對於早期表現出來的症狀沒有太多的關注最後慢慢的演變成晚期, 那麼胃癌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1、早期胃癌:
70%以上毫無症狀, 有症狀者一般不典型, 上腹輕度不適是最常見的初發症狀, 與消化不良或胃炎相似。
2、進展期胃癌:
既往無胃病史, 但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或疼痛;或既往有胃潰瘍病史,
上腹部飽脹感常為老年人進展期胃癌最早症狀, 有時伴有噯氣、返酸、嘔吐。 若癌灶位於賁門, 可感到進食不通暢;若癌灶位於幽門, 出現梗阻時, 病人可嘔吐出腐敗的隔夜食物。
食欲減退, 消瘦乏力:據統計約50%的老年患者有明顯食欲減退、日益消瘦、乏力, 有40%-60%的患者因消瘦而就醫。
消化道出血:嘔血(10%)、黑便(35%)及持續大便潛血(60-80%)(量少, 肉眼看無血但化驗可發現)陽性。
3、 終末期胃癌死亡前症狀
(1)常明顯消瘦、貧血、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糜等惡液質症狀。
(2)多有明顯上腹持續疼痛:癌灶潰瘍、侵犯神經或骨膜引起疼痛。
(3)可能大量嘔血、黑便等、胃穿孔、胃梗阻致噁心嘔吐或吞咽困難或上腹飽脹加劇。
(4)腹部包塊或左鎖骨上可觸及較多較大的質硬不活動的融合成團的轉移淋巴結。
(5)有癌細胞轉移的淋巴結增大融合壓迫大血管致肢體水腫、心包積液;胸腹腔轉移致胸腹水, 難以消除的過多腹水致腹彭隆脹滿。
(6)肝內轉移或肝入口處轉移淋巴結腫大融合成團或該處脈管內有癌栓堵塞引起黃疸、肝腫大。
(7)常因免疫力差及腸道通透性增高引起腸道微生物移位入血致頻繁發熱、或胸水壓迫肺部引起引流不暢導致肺部感染、或嚴重時致感染性休克。
(8)因廣泛轉移累及多臟器正常組織受壓喪生功能、大量癌細胞生長搶奪營養資源使正常組織器官面臨難以逆轉的惡性營養不良最終至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首先, 預防胃癌發生, 減少或消除高危人群所面臨的各種致癌因素, 降低發病率。
其次, 早發現、早治療。 應注意身體不適變化, 定期胃鏡檢查, 一旦發現早期胃癌, 儘早手術, 可延長生存期、增加治癒率。
第三, 在治療胃癌時, 要盡可能採取各種綜合治療方法預防復發和轉移。
養胃要注重細節:
養胃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 規律生活、減緩壓力、戒煙限酒、不濫用藥物、少吃路邊攤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起到保護胃部的作用。 專家提醒, 注意以下一些細節能讓胃更健康。 細嚼慢嚥。 胃喜歡細碎的食物, 國外研究證明, 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反復咀嚼, 堅持幾十年, 健康狀況會明顯好於同齡人。
特別是晚餐, 不要吃太晚, 也不要吃太多, 否則會加重胃部負擔。 平時備點蘇打餅乾。 蘇打餅乾可以中和胃酸, 在不能按時吃飯時, 吃兩塊蘇打餅乾既能緩解饑餓, 還能防止胃酸傷害。 吃辣、喝酒前來杯牛奶。 牛奶可以在胃裡形成一層良好的保護膜, 防止酒精或辣食直接接觸胃壁, 起到降低傷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