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要長壽就走起來 飯後立即洗澡誘發心臟病

民間諺語“飯後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可見走路有利於身體健康。 然而, 怎麼走路最長壽呢?中醫專家指出, 飯後百步走並不是飯後馬上走, 還要講究飯後怎麼走、要走多久、飯後走的方法等, 這些都需要講究。 如果飯後走的方法不對, 不但達不到養生保健、健身防病的功效, 反而影響健康。

拍打散步舒展筋骨

不少人喜歡一邊拍手或用手拍打身體的某些部位, 一邊散步的。 張先生就是“拍打族”的一員, 他說, 每天坐在辦公室, 筋骨都不舒展, 應該趁晚飯後散步這個機會讓全身都得到鍛煉, 雙手前後甩動來拍打軀幹以及手臂,

可以幫助氣血活絡, 避免久坐帶來的各種害處。

中醫專家點評:飯後拍打散步是一種傳統保健方法, 有舒筋活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之功。 就是在散步時利用兩臂自然擺動, 手臂拍打肩、胸、腹、腰、背等各部位, 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

半小時之後摩腹散步

趙小姐的散步方法比較特別, 一邊慢走, 一邊逆時針揉動腹部。 她說每天按揉腹部15-30分鐘, 可以促進腸道蠕動, 幫助消化和排便, 對減肥有利。

中醫專家點評:飯後揉腹走路是古人一直提倡的養生長壽方法, 藥王孫思邈就堅持“食後即以熱手摩腹”, 認為“食畢摩腹, 能除百病”。 但最好等飯後半小時再揉腹。

飯後不宜倒走散步, 影響消化

李先生夫婦散步方法很另類,

徐先生倒著走的時候, 徐夫人就正著走, 走一段路後兩人又交換過來。 李先生表示:“這樣就不會擔心倒走的時候碰到人或東西。 ”他們堅持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為散步增加了不少樂趣。

中醫專家點評:飯後走路不宜選擇倒走散步法。 背部向前倒走散步, 這種方法改變了人體步行方向和習慣, 有利於鍛煉人體的感覺器官、平衡感覺。 同時由腳尖先著地, 後過渡到腳跟, 對按摩腳部穴位、經絡有良好作用。 但是倒走會使體內血液更集中於腦部和腳步而不是胃腸, 會影響消化, 所以不適合飯後散步。

聽曲散步, 不要聽快曲

飯後散步的習慣, 梁阿姨堅持已有十幾年了, 她在散步的時候還喜歡聽音樂, 以前是拿個小收音機聽廣播,

現在換成了MP3。 王阿姨覺得一邊聽音樂一邊散步, 不知不覺就可以走很久, 也不會覺得累, 心情也會很好。

中醫專家點評:聽音樂本身也是減壓的一種方式, 飯後一邊散步一邊聽音樂, 可以説明食物消化。 不過中醫提醒, 飯後走路時應聽些節奏緩慢的歌曲, 如果散步時聽的是比較動感的歌曲, 腳步會不由自主加快, 這反而對消化不利。

飯後10禁知多少

立即吸煙

你可能會看到朋友或者家人喜歡飯後一根煙, 還說:飯後一支煙, 快活過神仙。 可是, 這個明顯就是個壞習慣, 因為飯後胃腸蠕動加快, 人體各器官處於興奮狀態, 血液迴圈加快。 此時吸煙, 人體吸收煙中有毒物質的能力也最強。 更易引起肺癌的發生。

寬衣解帶

有很多人由於禁不住美食的誘惑,

一不小心吃多了, 被褲帶勒的喘不上氣, 這怎麼辦呢?松松腰帶吧, 這樣會使腹腔內壓力突然下降, 消化道的支持作用減弱, 致使消化器官和韌帶的負荷增大, 促使胃腸蠕動加劇, 容易發生腸扭轉, 腸梗阻, 以及導致胃下垂等。

飯後吃水果

很多人都有飯後吃水果的習慣, 不過飯後果的學問你又清楚麼?時間不對, 很容易變慢性折磨!因為吃的食物進入胃中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消化排出, 而水果富含單糖類物質, 通常在小腸中吸收, 但飯後會使之滯留於胃, 如果停留時間過長, 單糖會發酵而引起腹脹、腹瀉味酸過多等。 所以吃水果最好在飯後兩至三小時或飯前一小時。

飯後飲茶

有的人飯後立即飲茶,

可是茶水會沖淡胃液, 影響食物消化。 而且茶葉中含大量鞣酸, 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結合, 阻止鐵在腸道的吸收;鞣酸與蛋白質結合成具有收斂作用的鞣酸蛋白質, 使腸蠕動減慢, 從而延長糞便在腸道內瀦留的時間, 不但易造成便秘, 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 所以進餐後不可立即飲茶, 特別是不要立即喝濃茶。

立即吃冷飲

有的人喜歡飯後甜點, 但是, 甜點千萬不要選擇冷飲, 因冷飲極有可能引起胃痙攣, 導致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

立即唱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應酬似乎變成了一條龍服務, 吃飯、喝酒、抽煙、飯後一大群人又跑去KTV狂喊。 但是飯後人的胃容量增大, 胃壁變薄, 血流量增加。 這時唱歌,會使胃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胃腸不適及其他病症。另外,如果吃飯時飲酒,隨著酒精的刺激,人的喉頭、聲帶自然充血,此時唱卡拉OK,會加重喉頭、聲帶的充血和水腫,極易引起急性咽喉炎。

立即洗澡

洗澡會促使四肢皮膚血管擴張,血液彙集身體表面,使胃腸血流量減少,消化液分泌減少,降低消化功能;若經常飯後洗澡,會引起胃腸疾病。另外,還易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尤其是對高血壓、高血脂者更為危險。飯後一至三個小時洗澡比較適宜。

飯後運動

飯後半小時內,胃容納的食物而變得沉重。此時參加運動(即便是散步等輕微運動)會使胃飽受“動盪”之苦,使消化功能受到影響;長此下去甚至會引發胃病。

立即伏案工作

飯後馬上伏案工作會影響人體對消化器官的供血量,不利於充分吸收營養。飯後讀書看報或思考問題,會使血液集中於大腦,從而導致消化系統血液量相對減少,影響食物消化。

立即臥床

飽食後臥床休息會使胃內胃液及食物回流,長此以往會引發胃食管反流的病症。

既然看過那麼飯後禁忌,那麼有什麼是適宜飯後做的呢?別著急,小編馬上告訴你。

中醫:午飯後要坐 晚飯後要走

中醫專家指出,“午飯後要坐,晚飯後要走”。午飯後,約11點到下午1點之間,靜坐一刻鐘,有助於推動血液運行,間接起到養神、養氣、養筋的作用。晚飯後散步,對身體大有好處,但不要放下筷子就走,晚飯後休息片刻,然後走動10~30分鐘。下面具體說說怎麼走最利於健康。

飯後不要馬上走

從近代醫學觀點看,不宜提倡飯後百步走。因為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要有充足血液供應,進行緊張的工作。若在這時散步,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造成消化道缺血,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使胃腸的蠕動減弱,不能正常消化,很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影響了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

飯後多久能走

散步至少應在飯後20分鐘後進行。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對身體健康有幫助。身體健康的人飯後散步,最好也稍稍休息再慢慢走動,活動量要因人而異,以不感覺疲勞為宜,但比較劇烈的活動最好等到飯後一個半小時後進行。

飯後散步以多長時間最適宜

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飯後散步時間以10~30分鐘比較合適。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避免感覺勞累,增加心臟負擔。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應多走一些。

飯後怎麼走,人們要根據自身體質而定。一般來說,晚飯後稍事休息,然後散散步,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可使身體保持健康而壽命倍增。但需注意的是,體弱多病或有嚴重疾病的人群,一定要慎重。

這時唱歌,會使胃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胃腸不適及其他病症。另外,如果吃飯時飲酒,隨著酒精的刺激,人的喉頭、聲帶自然充血,此時唱卡拉OK,會加重喉頭、聲帶的充血和水腫,極易引起急性咽喉炎。

立即洗澡

洗澡會促使四肢皮膚血管擴張,血液彙集身體表面,使胃腸血流量減少,消化液分泌減少,降低消化功能;若經常飯後洗澡,會引起胃腸疾病。另外,還易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尤其是對高血壓、高血脂者更為危險。飯後一至三個小時洗澡比較適宜。

飯後運動

飯後半小時內,胃容納的食物而變得沉重。此時參加運動(即便是散步等輕微運動)會使胃飽受“動盪”之苦,使消化功能受到影響;長此下去甚至會引發胃病。

立即伏案工作

飯後馬上伏案工作會影響人體對消化器官的供血量,不利於充分吸收營養。飯後讀書看報或思考問題,會使血液集中於大腦,從而導致消化系統血液量相對減少,影響食物消化。

立即臥床

飽食後臥床休息會使胃內胃液及食物回流,長此以往會引發胃食管反流的病症。

既然看過那麼飯後禁忌,那麼有什麼是適宜飯後做的呢?別著急,小編馬上告訴你。

中醫:午飯後要坐 晚飯後要走

中醫專家指出,“午飯後要坐,晚飯後要走”。午飯後,約11點到下午1點之間,靜坐一刻鐘,有助於推動血液運行,間接起到養神、養氣、養筋的作用。晚飯後散步,對身體大有好處,但不要放下筷子就走,晚飯後休息片刻,然後走動10~30分鐘。下面具體說說怎麼走最利於健康。

飯後不要馬上走

從近代醫學觀點看,不宜提倡飯後百步走。因為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要有充足血液供應,進行緊張的工作。若在這時散步,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造成消化道缺血,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使胃腸的蠕動減弱,不能正常消化,很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影響了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

飯後多久能走

散步至少應在飯後20分鐘後進行。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對身體健康有幫助。身體健康的人飯後散步,最好也稍稍休息再慢慢走動,活動量要因人而異,以不感覺疲勞為宜,但比較劇烈的活動最好等到飯後一個半小時後進行。

飯後散步以多長時間最適宜

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飯後散步時間以10~30分鐘比較合適。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避免感覺勞累,增加心臟負擔。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應多走一些。

飯後怎麼走,人們要根據自身體質而定。一般來說,晚飯後稍事休息,然後散散步,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可使身體保持健康而壽命倍增。但需注意的是,體弱多病或有嚴重疾病的人群,一定要慎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