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 奧地利科學家們曾在2009年發表過第一份關於摳鼻子的研究, 稱儘管摳鼻子一直被視為一個壞習慣和一件非常不雅的事情, 但也是對人體有益的, 它會讓人變得更聰明。
加拿大薩斯喀徹爾大學的教授斯科特納珀在他的最新研究中, 通過一場有數千人參與的科學實驗, 也證實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觀點。 摳鼻孔最大的益處在於由於鼻子內含有各種各樣的感受器, 因此用手指按摩鼻內黏膜時可產生刺激大腦的效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 那些喜歡摳鼻子的人會比那些在社會輿論壓力下不敢摳鼻子的人更聰明。
有趣的是, 日本人為了解決人們關於摳鼻子的尷尬難題, 發明了人工鼻以滿足人們的摳鼻欲望。
日本的這款人工鼻又叫摳鼻器, 總共有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四種尺寸, 對應四種不同的鼻孔直徑。 其顏色有兩種, 分別是肉色和透明色, 人們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 此外, 該人工鼻的大小也和真正的鼻子差不多, 用一隻手指拿起來就可以使用, 在俄羅斯的售價只有70盧布, 折合人民幣約14元。
根據該人工鼻的開發商介紹, 他們發明的人工鼻適用於所有忍不住想把手指伸進自己鼻孔的人。 這樣一來, 人們既能滿足自己的摳鼻欲望, 又沒有真正不雅觀地把手伸進鼻孔, 聽起來似乎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但科學家們卻對日本這項新穎的發明提出了質疑, 認為儘管人工鼻單純地滿足了人們的摳鼻願望, 但由於摳的不是自己的鼻子, 因此鼻子在沒有手指的有益按摩下, 產生不了刺激大腦的效用。
斯科特納珀教還強調, 在現實生活中, 不存在不摳自己鼻子的人。 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 每天平均摳鼻子四次。 也就是說出於某種原因, 摳鼻子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個習慣, 既是必要的, 也是自然而然的。 因此, 人們不需要因為摳鼻子而有任何心理負擔, 人們對摳鼻子的自然需求也不是人工鼻等任何東西能夠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