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誤會時 敞開心扉讓你更容易被理解

在生活中, 被人誤會是正常的, 關鍵是我們要有消除誤會的能力與方法。 當你被人誤會時, 要儘快想辦法消除誤會, 不然別人對你的誤會就容易演變為猜疑, 就可能越來越糟糕。 所以, 如果你有勇氣、有誠意的話, 最好能同懷疑你的人開誠佈公地交談, 以便弄清究竟自己怎麼被人誤解了, 從而使自己在今後的生活中注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有位老師發現學生對他有很深的誤解, 於是他主動找那個學生交談, 想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那個同學給他講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作文課上, 您講得津津有味,

可是劉毅同學不想聽, 就偷偷地折紙飛機。 作為班長, 我不想打擾您講課的思路, 就用手輕輕拍了劉毅一下, 提醒他認真聽講, 可他根本不聽。 趁您轉過身在黑板上寫字時, 我就輕聲警告劉毅:上課不准做小動作!這時您轉身看到我在說話, 劉毅似乎也察覺到了, 便迅速地將紙飛機扔在我的桌上。

您快步來到我的身旁, 惡狠狠地批評了我:什麼班長, 還帶頭折紙飛機, 上課講話。 我輕輕地說: “我沒有。 ”但您不僅不聽我解釋, 還當眾惡狠狠地批評我:“你真是討厭透頂, 我要告訴班主任把你這個班長撤掉。 ”當時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您知道當時我多麼難受嗎?我真的想知道您是不是對我有成見。

學生的一番話讓老師陷入了沉思和自責當中,

他意識到自己當時的做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 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於是他誠懇地向學生道歉, 懇請他原諒自己。 最後, 這對師生關係又“破鏡重圓”了。

當你察覺到別人對你有誤會時, 會不會像這位老師那樣做呢?主動找對方交談, 搞清楚為什麼會被誤解:是你說錯話了嗎?是你做錯事了嗎?是一個不友好的眼神引起了別人的不滿和猜疑嗎?如果你能及時問明原因, 及時糾正自己不良的言行舉止, 就能避免今後犯同樣的錯誤。

要知道, 猜疑往往是心靈閉鎖者人為設置的心理屏障。 只有敞開心扉, 開誠佈公地交談, 才能讓深藏在心底的疑慮“曝光”, 增加心靈的透明度, 才能求得彼此之間的進一步瞭解、信任度的增加、消除隔閡,

使矛盾獲得最大限度的消除。

斯坦納定理在哪裡說得越少, 在哪裡聽到的就越多

貓媽媽把小貓叫到身邊, 叮囑它說:“你已經長大了, 不能再靠喝媽媽的奶水生活了, 你應該學會獨立尋找食物。 ”

小貓充滿疑惑地問:“那我應該吃什麼食物呢?怎麼找到食物呢?”

貓媽媽笑著說:“這幾天夜裡, 你躲在隱蔽的地方, 比如屋頂, 安靜地聆聽人們的對話, 你自然能從他們那裡學到很多。 ”

第一天晚上, 小貓躲在屋頂, 聽到一個男人對小孩說:“把桌上的魚和牛奶放進冰箱, 免得被饞貓偷吃了。 ”

第二天傍晚, 小貓臥在空箱子裡, 聽見一個男人對女人說:“老婆, 記得把院子裡的小雞關好, 不然的話貓會把小雞吃掉的。

第三天黃昏, 小貓躲在門後的角落, 聽見一個老闆叮囑夥計:“馬上就要下班了, 趕緊把肉鬆、魚幹收好, 要是被貓糟蹋了, 這些東西就賣不掉了。 ”

那幾天小貓心情很好, 一回來就迫不及待地告訴媽媽:“親愛的媽媽, 您說的真的很對啊, 只要我保持聆聽, 就能從人們那裡知道我該吃什麼, 以及他們的食物放在哪裡。 ”

這個故事闡述的道理就是美國心理學家斯坦納所提出的:在哪裡說得越少, 在哪裡聽到的就越多。 後來人們把這個道理稱之為斯坦納定理, 即只有很好聽取別人的, 才能更好說出自己的。 為了多聽, 必須少說。

費斯諾是英國聯合航空的總裁兼總經理, 他曾告誡員工:“人有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巴, 這意味著人應該多聽少講。

”這句話很好地說明了傾聽的重要性。 美國勵志大師戴爾·卡耐基也說過這樣的話:“在生意場上, 做一名好聽眾遠比自己誇誇其談有用得多。 如果你對客戶的話感興趣, 並且有急切想聽下去的願望, 那麼訂單通常會不請自到。 ”可見傾聽是一種能力, 通過傾聽可以很好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