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是個寶, 曬曬身體好”, 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 但曬太陽究竟好在哪呢?近日,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總結多項研究, 刊出“曬太陽帶來的健康好處”。
改善心情。 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學中心臨床皮膚科教授達雷爾 瑞吉兒博士指出, 陽光可以激發大腦釋放“快樂激素”血清素, 所以曬曬太陽有助於改善心情, 釋放壓力。 不少人一到冬天和陰雨天就易失眠、胸悶、煩躁, 這跟日 照時間的減少有一定關係。 據調查, 緯度高的國家比緯度低的國家居民患抑鬱症的可能性高很多, 比如, 芬蘭抑鬱症的患病率高達20%。
延長壽命。
提升維生素D水準。 陽光能幫助身體生成骨骼和大腦所需的重要營養物質———維生素D。 值得注意的是, 科學研究發 現, 人體所需的大部分維生素D來自曬太陽, 少部分來自食物。 可以說, 維生素D缺乏與曬太陽少有很大關係。 人體皮膚下含有一種固醇類物質, 只有經過陽光照射 才能轉變成維生素D, 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
有利於降血壓。 一般來說, 高血壓容易發生在冬季以及遠離赤道的地區, 對此, 2014年《皮膚病學研究》雜誌發表 的一篇文章給出了可能的解釋:暴露在陽光下會讓皮膚中的一氧化氮被血液吸收, 從而幫助降低血壓。 參與該研究的英國華威大學實驗醫學教授馬丁 費力茨博士認為, 這一研究使得曬太陽的益處超出了有益補充維生素D的範疇。
降低關節炎風險。 發表於《風濕病年鑒》上的一項研究發現, 在美國光照最充足的夏威夷和亞利桑那州, 女性患類風濕 性關節炎的幾率比在光照最少的阿拉斯加州和俄勒岡州低21%。 不過有趣的是, 這一結果僅在老年女性身上表現明顯。 研究人員分析指出,
有助保護血管。 《英國醫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 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群罹患心臟病、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更高。 多項研究也證實, 在紫外線比較缺乏的冬季, 患心肌梗死的病人會明顯增多。 研究還發現, 維生素D缺乏越嚴重, 心臟病發病率越高。
降低乳腺癌風險。 一項發表於《環境與健康展望》雜誌的報導稱, 接觸陽光可能會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 連續10年每天至少從事1小時戶外活動的女性比每天少於1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低。
降低胰腺癌風險。 胰腺癌是世界第十二大常見癌症, 也是第七大致命疾病。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發 現,
降低卵巢癌風險。 美國聖達戈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 生活在較低緯度的女性和高緯度者相比, 卵巢癌發病的危險較低, 因為前者接受日光照射的時間長, 攝入維生素D的含量高, 比後者更利於防癌。
減少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主要症狀包括視覺障礙、肌肉無力等, 甚至是殘疾等 嚴重問題。 研究發現, 在高緯度光照少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