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維生素K缺乏症概述

維生素K是2-甲基-1, 4-萘醌衍生物的通稱, 具有凝血活力。 天然形式在第3位上被一烷基側鏈取代。 維生素K1 (葉綠醌)有一個葉綠醌側鏈是唯一在植物中發現的維生素K的同系物。 維生素K2 指的是一族2-甲基-1, 4-萘醌的同系物, 其第3位為含有4~13個異戊二烯單位的異戊烯側鏈所取代。 這些稱為甲萘醌;尾碼(-n)表示側鏈上異二烯單位的數目。 甲萘醌在腸道內由細菌合成, 能供應維生素的部分需要。 維生素K是必需的, 因為1, 4-萘醌核心在體內不能合成。

維生素K控制著凝血因數Ⅱ(凝血酶原), Ⅶ(轉變加速因數前體), Ⅸ(Chrismas因數, 血漿促凝血酶原激酶成分)和Ⅹ(Stuart因數)在肝內的形成。

其他的依賴維生素K的凝血因數是蛋白質C, 蛋白質S和蛋白質Z;蛋白質C和S是抗血凝素。 正常骨骼代謝所需的兩種骨基質蛋白質是維生素K依賴的。 所有這些維生素K依賴蛋白質含有氨基酸γ-羧基谷氨酸, 且全部參與需要鈣的反應。 維生素K參加凝血蛋白質前體(即凝血酶原前體)中10~12谷氨酸殘基通過加入二氧化碳(羧化見圖3-2)而轉化為他們的活性形式(即凝血酶原)。 這一加成增加了谷氨酸殘基對鈣的親和力, 這對凝血和骨骼中鈣攝入的調節是必需的。

描述了羧化反應和維生素K迴圈, 這是維生素K的利用途徑。 維生素K環氧化物是穀氨醯-羧化反應中維生素K的產物, 它能通過酶促反應再迴圈為維生素K氫醌。

香豆素抗凝劑不能阻斷羧化反應;而是相反, 它們阻斷了從維生素K環氧化物再生為維生素K氫醌的兩個還原酶。 因為維生素K氫醌是γ-谷氨酸羧化酶的必需底物, 它不能形成便抑制了羧化。 大劑量的維生素K(1~10mg)能克服香豆素的阻斷, 它是通過在肝內利用另外的還原酶再生維生素K氫醌。

維生素K的每日需要量約為1μg/kg.維生素K缺乏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 且其他維生素K依賴凝血因數濃度下降, 表現為凝血缺陷和出血。

新生兒的維生素K營養處於危險之中, 因為:

(1)胎盤轉運脂質相對不足。

(2)新生兒肝臟對凝血酶原的合成尚未成熟。

(3)母乳維生素K的含量低, 僅含1~3μg/L(牛乳含5~10μg/L)。

(4)新生兒腸道出生後頭幾天是無菌的。 維生素K缺乏引起新生兒出血性疾病,

一般見於產後1~7天, 可表現為皮膚, 胃腸道, 腸內出血, 最壞的病例可顱內出血, 臨床表現相同, 可見於產後1~3個月。 通常伴有吸收不良和肝臟疾病。 如果母親曾攝取乙內醯脲抗驚厥劑, 頭孢子菌素抗生素, 或香豆素抗凝劑, 這兩種類型的出血性疾病的危險性均會增加。 因此母乳餵養的嬰兒維生素K缺乏仍是世界範圍內嬰兒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健康成人原發性維生素K缺乏並不常見。 成人不會缺乏維生素K是因為維生素K廣泛分佈於植物和動物的組織中;維生素K迴圈保存了維生素;正常腸道內微生物菌叢合成萘醌。 然而, 維生素K缺乏可見於最低限度膳食攝入量的成人, 如果他們經受外傷, 廣泛的外科手術,

或長期胃腸外營養不論其是否應用廣譜抗生素治療。 膽道阻塞, 吸收不良或實質性肝臟疾病者亦有維生素K缺乏較高的危險性;那些服用某些藥物者, 包括抗驚厥劑, 抗凝劑, 某些抗生素(特別是頭孢子菌素), 水楊酸鹽和大劑量維生素A或E, 對維生素K有關的出血性疾病是非常敏感的。 接受丙酮苄羥香豆素者應設法維持維生素K攝入量恒定以避免使凝血酶原水準起伏。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