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愛說“隨便”的人是怎樣的心理
三、“隨便”背後的隱憂
不要輕易說“隨便”
1、經常說“隨便”意味著不合作
因而,經常說“隨便”,不僅不能給人值得信賴的感覺,還可能使人不愉快,因為這意味著不合作。 電影裡,一個有威信的領導人物,如果下屬請示他:“您看,這個問題怎麼辦?”他有可能說:“你來決定吧。 ”但絕不可能說:“隨便”。 說“你來決定”,意味著授權,這也是一個決定,也有他的意志,包含著一份信任;但同時也有擔當,如果下屬處理錯了,他仍然會站出來說“是我讓他決定的”,責任仍然在他身上。 所以,這樣的表態會讓下屬感動、信賴。
2、“隨便”是不負責任的 意思是出了問題你負責
而“隨便”卻是不負責任的,言下之意是“我不管了,你願意怎麼弄就怎麼弄吧,出了問題你負責”。 下屬拿著這樣一個表態,其實是不敢隨便的,還是會每一步都來請示——因為他心裡沒底,他不知道你的真實意圖,他也負不起這個責。 因而經常說“隨便”的人,是不可能擔當領袖重任的,在人群中也會越來越邊緣化。
3、掌權者的“隨便”是一種更高級的控制
也有地位高的人說“隨便”,但那並不是真的要你做主,要你隨便,而是要讓你去猜他真正的意圖,其潛臺詞就是,他不說出來,你也應該知道。 你如果真的以為可以 隨便,那一定會吃大虧,這也是一條潛規則。
愛說“隨便”的人是怎樣的心理
1、“隨便”雖然是一個看似灑脫的通用語,但卻透出一種漠然,甚至是忍耐的意味。
2、在人際交往中,主動權的控制應當是隨時交替的。 “隨便”就是將主動權交給了對方。 具體來說,“隨便”的第一種含義就是表示尊重,願意遵從對方的意願;第二種含義是表示厭煩,因此以交出主動權來儘快結束談話,如有時候兩個人有分歧時,一方也可能以這一詞表示“隨便你說什麼”來結束爭論;第三種含義,是心有不滿或異議,但是認為沒有和對方爭論的必要或籌碼,因此乾脆棄權;第四種則可能是不願動腦子、不願負責任的推諉之辭。
3、人們之所以反感“隨便”,是因為社會宣導交流溝通、各抒己見、團隊合作,而常說“隨便”的人讓人覺得不願意與人合作、工作不努力、沒有主見。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這樣的形象都不太受人歡迎。
“隨便”背後的隱憂
“隨便”體現了中庸之道,也是國人含蓄的表現,但所作所為太隨便,也會有危害。
1、“隨便”是逃避的藉口。
2、“隨便”讓人會錯意。 有人本身就很實在,你說“隨便”,他便真的隨意,難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而且,“隨便”帶來的不僅是茫然,更會讓對方覺得不被尊重,傷了和氣。
3、“隨便”摧毀責任體系。 如果集體裡的每個人都覺得凡事能湊合,差不多就行,隨便怎麼處理都好,那集體的責任體系就會崩塌,成為一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