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生活中怎麼正確認識腳氣

夏天到了, 腳氣發作的人群又開始多了, 張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 她聽人說服維生素B1能治療腳氣, 就去藥店買了維生素B1來吃, 但吃了一段時間後, 腳氣一點都沒有改善。 其實, 像張阿姨這類的患者犯了一個概念性的錯誤, 他們誤把人們俗稱為"腳氣"的腳癬當成了"腳氣病"。 那腳氣與腳氣病是否是同一回事呢?

大家經常聽到腳氣和腳氣病, 有些人以為這是一種病, 採用同樣的治療方法即可。 其實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

腳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足癬, 是一種趾間皮膚淺部的真菌傳染性皮膚病, 腳氣的皮膚損害有水皰型腳氣、糜爛型腳氣、鱗屑型腳氣。

腳氣常發生在潮濕多汗的趾間, 伴有劇癢、臭味、浸漬發白等, 腳氣以中青年為主, 21~40 歲占64%, 工人、農民發病率較高。 腳氣與季節氣候有密切關係, 春夏發病占85.7%, 也就是說春夏季是腳氣的高發季節。

腳氣患者最忌搔抓, 搔抓不僅促成了真菌向手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傳播, 更為細菌的感染提供了機會。 無論哪一型腳氣都可以用橘皮煎湯外洗, 效果較好。 新鮮橘皮150 克, 加水1000 毫升, 大火燒開後, 小火煎煮半小時, 先熏患處, 待水溫適中後, 再浸泡患處, 每天1 次, 10 天為1 個療程。 一般2 個療程效果較顯著。 此外, 你也可以選用赤小豆膏治療腳氣, 《本草綱目》記載, 赤小豆善治腳氣, 以帛盛之, 以腳踩之, 久久必愈。

赤小豆利濕解毒;枯礬為明礬加熱後失去結晶水而成, 能燥濕收斂、生肌止癢;米醋性酸, 散瘀解毒, 抑制真菌。 三者合用殺菌解毒效果顯著。 赤小豆30 克, 枯礬少許, 均研成細末, 加米醋適量調成糊狀, 每日以赤小豆膏敷腳部患處, 紗布包裹以免藥物脫落, 每天1 次。

腳氣病是維生素B1 缺乏症, 它主要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維生素B1 缺乏主要與人體攝入不足有關, 而食物過於精緻, 加工及烹調方法不當是造成攝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另外人體吸收利用障礙如腹瀉等也會導致維生素B1 的缺乏。 腳氣病早期可表現為疲倦, 下肢軟弱無

力或沉重感, 體重下降, 消化不良或出現便秘、健忘、易怒、失眠、頭痛、肌肉酸痛、心動過速、心悸、氣喘、水腫等。

腳氣病補充維生素B1 就能緩解, 未精製的穀類食物是維生素B1 最重要的來源, 需要注意的是, 隨著碾磨的精加工而使維生素B1 的含量會逐漸減少。 此外含有維生素B1較多的食物還有葵花子仁、生花生仁、瘦豬肉、豌豆、羊肝、松子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