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 天氣開始涼爽, 但“秋老虎”也會隨時發威, 氣溫忽冷忽熱, 讓糖尿病患者無所適從。 這一時期, 糖尿病患者要保證飲食、運動、藥物三者密切配合, 保持良好心態, 血糖才能平穩。
糖尿病最可怕之處不在於血糖“一時之高”, 而是上下波動, 最容易引起併發症, 尤其冷熱交替刺激, 易促發心腦血管疾病。 糖友需“知冷知熱”, 照顧好自己, 天氣變化調整穿衣、起居, 出門隨身攜帶充足的衣物以防“秋凍”。 糖尿病患者一旦著涼後不僅會引起血糖波動, 而且會繼發進一步的感染, 小病變大病。 而“秋老虎”發威時, 也不妨打開空調調節室溫。
那麼, 糖尿病患者在秋季應該怎樣安排飲食、運動呢?對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 降糖藥物或胰島素的使用需與飲食、運動相配合。 例如, 天氣熱時胃口變差, 不想吃飯, 要相應地調整藥物。 天氣涼爽胃口大開, 可以增加運動消耗多餘的熱量。 具體如何調整, 必須和醫生定期會面溝通, 並勤於血糖監測, 才能掌握調整的訣竅。
暑熱漸消, 宅在家裡的糖友也躍躍欲試, 準備出去旅遊。 旅遊宜選擇舒服休閒的方式, 年紀較大、病情較重的糖友, 不要去登高, 更不要去偏遠的地方。 此時天氣還比較熱, 加上體力透支, 很容易發生高滲性昏迷或者酮症酸中毒等急症,
秋季不僅是“亂穿衣”的季節, 也是“亂穿鞋”的季節。 有人認為糖友不宜穿涼鞋, 其實關鍵是鞋要舒適合腳, 涼鞋不能太硬, 旅遊鞋要具備透氣性。
秋季的蚊子更是“最後的瘋狂”, 皮膚出現瘙癢後容易撓破。 對於足部的小傷口、小感染, 要儘快處理, 如果已經發生炎症, 局部出現紅腫熱痛, 則必須去醫院治療, 否則容易引起炎症擴散, 甚至發生嚴重的後果。 糖尿病患者因蚊蟲叮咬而發生全身感染和敗血症的不乏其例。
另外, 心態對內分泌代謝疾病的影響很大, 所以保持舒暢的心情是必要的。 日常飲食要均衡營養, 同時要進行適合自己的運動, 按醫囑服用藥物, 並保證每天的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