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寒意越來越逼近了, 在此, 小編為大家奉上中醫養生食譜, 讓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時, 更擁有一份健康。
為什麼冬天手腳容易冰冷?
1.心臟衰弱, 無法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
2.體內的血液量不夠, 血紅素和紅血球均偏低。
3.血管中有阻塞, 或發燒、感冒等都會影響大腦中樞神經, 導致手腳冰冷。
4.交感神經功能出了問題, 使肌肉遇冷無法緊縮, 產生熱能以耐寒。
羊肉粥
功效:本粥具有益氣血、暖脾胃、添精補髓的作用, 適於陽氣不足、氣血虧損、腰膝酸軟者服用。
材料:取鮮羊肉100克, 粳米100克, 鹽、蔥、薑適量。
做法:羊肉洗淨切片,
桂圓核桃粥
材料:西洋參1.5錢、麥冬5錢、桂圓1兩、炙甘草3錢、核桃1湯匙、糙米1杯、冰糖
功效:強心補肺、溫陽補氣、促進末梢血液迴圈, 適於心悸胸悶、動則易喘、經常感冒、鼻塞流涕等陽氣虛弱者。
做法:將西洋參、麥冬及炙甘草放入藥袋中, 與洗淨的米一同放入電鍋中, 加入6杯水, 煮熟後去除藥袋, 加入桂圓及核桃, 燜約5分鐘, 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
美味山藥粥
功效:補肝腎、退火熱、烏鬚髮, 延年益壽, 適用於眼睛乾澀、皮膚乾癢、青春痘、粉刺、斑點、肌肉筋骨酸軟、健忘、眩暈耳鳴、白髮、掉發、禿髮等症。
材料:新鮮山藥1斤, 何首烏3錢,
做法:1.將山藥洗淨, 切丁(約1立方釐米)備用。
2.雞肉絲加少許鹽、米酒及太白粉調味備用。
3.將何首烏、天門冬及白扁豆放入紗布袋內, 與米煮成粥後, 轉為大火, 加入雞肉絲及山藥, 滾煮數下, 加入鹽及數滴香油調味, 燜約10分鐘即可食用。
滋陰排骨粥
功效:補陰清熱, 生津止渴, 適用於兩顴潮紅、口燥咽幹、手足心熱、面紅盜汗(睡時流汗)、大便幹結、小便量少等。
材料:刺五加3錢, 麥芽3錢, 麥冬5錢, 黃精5錢, 煮熟糙米、小米各半碗, 薑2片, 火腿絲、皮蛋塊、小排骨、燙菠菜及蛋汁各1/4碗、鹽、米酒。
做法:將中藥材及薑片放入藥袋中, 與小排骨加10杯水, 大火煮滾, 轉為小火煮約1小時, 去除藥袋加入米飯,
生煎豬肝
功效:此菜富含維生素A, 可緩解因畏寒而產生的腹痛症狀。
材料:新鮮豬肝、薑絲、胡椒粉、料酒等
做法:新鮮豬肝一斤, 洗淨後, 斜刀切成稍大塊點的薄片;用鹽、料酒、薑絲、胡椒粉、生抽、味精和少許生粉將豬肝醃一下;煎鍋燒熱放少許油, 將豬肝攤在鍋內煎黃一面後翻另一面;待兩面煎黃, 放些蒜蓉、蔥絲、少許醬油後拌勻, 即可出鍋裝盤。
橄欖雪梨燉瘦肉
功效:此款菜品利咽生津, 滋陰潤燥。
材料:橄欖15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棗1個。
做法:將瘦肉洗淨, 沸水略煮後切塊, 雪梨洗淨切片再與洗淨的橄欖、蜜棗放入燉盅內加清水250毫升, 燉兩小時即可。
薑汁甜牛奶
功效:此款飲品有驅寒合胃之功效,
材料:鮮牛奶、薑汁、白糖
做法:取150-200毫升鮮牛奶, 加入一調羹的生薑汁和少許白糖, 放入容器內隔水蒸十五分鐘即可適用。
海帶豆腐
功效;此菜含鈣豐富, 利於心肌。
材料:海帶結半斤、北豆腐一盒, 薑片、蔥絲、鹽、雞精適量。
做法:1.海帶結洗淨備用, 豆腐切成3釐米見方的塊;加油適量, 五成油溫時, 放入薑片、蔥絲爆香;加入豆腐, 放鹽。
2.約1分鐘煎至微黃, 翻炒;放入海帶, 翻炒大約一分鐘
3.加水, 漫過主料1釐米, 加入雞精;繼續大火燒, 大約8分鐘, 剩少許湯, 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