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視傷肝, 久坐傷骨”。 電腦族長期坐在電腦前, 眼睛盯著顯示幕, 長時間如此將會出現頭昏、頭痛的現象。 如果肝氣不舒, 人的周身氣血運行便會紊亂, 出現高血壓、消化系統紊亂等疾病, 婦女還會出現月經不調的症狀。 所以說, 電腦一族養生要從養“肝”開始。
首先, 要注意飲食調養, 多吃些韭菜等溫補陽氣的食物。 常食韭菜, 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 此外, 蔥、蒜也是益肝養陽的佳品。 大棗性平味甘, 養肝健脾, 還可適當吃些蕎麥、薺菜、菠菜、芹菜、菊花菜、萵筍、茄子、馬蹄、黃瓜、蘑菇等, 這些食物均性涼味甘, 可潤肝明目。
枸杞粥:枸杞子30克, 大米60克。 先將大米煮成半熟, 然後加入枸杞子, 煮熟即可食用。 此粥適合那些經常頭暈目澀、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等症的人。 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 則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
豬肝綠豆粥:新鮮豬肝100克, 綠豆60克, 大米100克, 食鹽、味精各適量。 先將綠豆、大米洗淨同煮, 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熬, 煮至八成熟之後, 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 熟後再加調味品。 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 可使人容光煥發, 特別適合那些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女人冬季進補首選烏雞湯
烏雞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等作用。 《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 制消渴, 益產婦, 治女性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
烏雞內含豐富的黑色素, 蛋白質, 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 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均高於普通雞肉, 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 烏雞的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於普通雞。 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於普通雞, 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 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 被人們稱烏雞是“黑了心的寶貝”;所以, 烏雞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 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
烏雞營養食譜
烏雞大棗粥
功效:本粥具有養血止血、健脾補中的功效。 適用於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脾虛便溏、產後或久病血虛體弱等症。
原料:烏雞肉150克, 大棗10-15枚, 大米100克, 精鹽適量。
做法:將烏雞肉洗淨, 切成碎末;大棗、大米洗淨。 將烏雞肉與大棗、大米一同放入鍋中, 加入清水適量, 上大火燒開, 改用小火熬成粥, 調入少許精鹽即成。 每日早晚溫服。
鹿茸燉烏雞湯
功效:溫宮補腎, 益精養血。 適用于宮冷、腎虛精衰不孕者, 症見婚久不孕, 月經不調, 經血色淡量少, 小腹冷感, 腰酸無力等。
原料:綠殼蛋烏雞250克鹿茸10克。
做法:烏雞洗淨, 切塊, 與鹿茸一齊置燉盅內。
參芪烏雞湯
功效:補益氣血。 適應症:惡露不絕屬氣虛者, 或血虛弱不能濡養肢體而致的產後身痛、腹痛者。 症見產後惡露逾期不止, 色淡, 質稀, 伴頭暈眼花, 失眠心悸, 關節酸痛, 小腹綿綿而痛, 舌淡紅苔薄白。
原料:綠殼蛋烏雞肉200克, 黨參30克, 黃芪15克。
做法:將黨參、黃芪洗淨, 雞肉洗淨, 切小塊。 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燉盅內, 加開水適量, 燉盅加蓋, 文火隔水燉3小時, 調味即可, 隨量食用。
人參枸杞烏雞湯
功效:用於精血虛衰。
原料:綠殼蛋烏雞1只洗淨、人參1棵、枸杞50克。
做法:將材料一同放入瓦鍋內, 隔水燉至雞肉熟後調味。 飲湯食雞肉。
紅棗烏雞湯
功效:補益氣血﹑滋補腎氣﹑益肝明目。
原料:綠殼蛋烏雞一隻、淮山一兩﹑杞子三錢﹑紅棗六枚﹑陳皮一角﹑生薑二片﹑調味適量。
做法:淮山、杞子、陳皮分別用清水浸洗, 紅棗去核, 烏雞斬成大塊出水, 將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內, 加水煮約三小時, 調味即成。
筍菇炒烏雞
功效:本品具有補養五臟, 增強體質, 防病延年的功效。 適用於五臟虛衰。
原料:烏雞肉300克, 冬筍、黃瓜各50克, 水發香菇25克, 雞蛋1個, 植物油、醬油、料酒、花椒水、精鹽、水澱粉、味精、清湯各適量。
做法:將烏雞肉洗淨, 切成薄片, 與雞蛋清和水澱粉拌勻;將冬筍、香菇、黃瓜切成片。 將炒鍋燒熱, 放適量油, 待油燒至六成熱時, 下入烏雞肉片、香菇、黃瓜片、冬筍翻炒, 加入清湯、料酒、醬油、精鹽、味精、花椒水, 炒熟即可。 佐餐食用。
適宜人群:適合一切身體者, 尤其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效果更佳。
尤其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