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步態不穩記性差?恐患常壓性水腦症

步態不穩記性差, 恐是“常壓性水腦症”惹禍!1位退休老先生, 近來有漸行性不良於行問題, 併合並有記憶力變差、小便失調等問題。 本以為是人體老化的自然現象不以為意, 但症狀卻日益加重影響日常生活。 經神經內科醫師檢查, 發現為常壓性水腦症所致。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馮睿哲表示, “常壓性水腦症”多好發於老年人, 在過去被視為一種個體自發性疾病。 但目前醫學已發現, 曾發生過蜘蛛膜下腔出血、腦外傷、感染腦膜炎的患者, 未來罹患“常壓性水腦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

高風險群!腦外傷患當心“常壓性水腦症”

究竟為什麼曾出現上述腦損傷問題的患者, 罹患“常壓性水腦症”的風險較高呢?馮睿哲醫師強調, 可以先瞭解人體腦部基本解剖結構與生理反應, 事實上, 人體腦膜是介於腦實質與頭骨間的組織, 由外而內共分成硬腦膜、蜘蛛網膜和軟腦膜三層。 蜘蛛膜與軟腦膜間則有腦脊髓液流動, 腦脊髓液由腦室中眽絡叢生成, 在幾個腦室間迴圈後, 會經由腦部的孔洞流至蜘蛛膜下腔, 再由蜘蛛膜絨毛進入靜脈竇, 反覆迴圈。

曾發生過蜘蛛膜下腔出血、腦外傷、感染腦膜炎的患者, 由於外力影響, 腦脊髓液迴圈容易出現異常, 發生腦脊髓液會積聚, 並造成顱內壓升高的狀況產生;而人體為降低顱內壓,

便會出現腦室擴張的現象。 但若症狀無法有效改善, 腦脊髓液仍繼續積聚、腦室持續擴張, 過程中極易壓迫大腦組織, 導致“常壓性水腦症”的問題產生。

3症狀助鑒別!步態不穩、記憶衰退、尿失禁宜就醫

除了誘發原因外, 馮睿哲醫師對於“常壓性水腦症”的臨床症狀也提出進一步說明。 由於“常壓性水腦症”所造成的腦室擴張部位, 主要起始于額葉, 因此, 它的臨床表現, 多以影響此區域大腦皮質功能為主。

一般來說, “常壓性水腦症”的典型臨床症狀可劃分為3種, 並依據病況、影響程度有其時間順序。 第一, 是步態不穩, 常在轉變行進方向時, 出現步態不協調、快跌倒的情形;第二則是, 明顯的記憶力缺損, 出現類似失智的記憶力衰退問題;第三種症狀則為小便控制能力失調,

出現尿失禁症狀。

“常壓性水腦症”怎解?手術引流改善

雖然, “常壓性水腦症”可透過典型的臨床3症狀來簡易判別, 但在臨床上卻沒有很好的診斷工具。 目前, 在診斷上, 多會以腰椎穿刺測量壓力並放置腰椎引流數日, 視病人症狀是否改善做為診斷依據。 至於影像檢查方面, 透過電腦斷層掃描與磁振造影配合臨床症狀鑒別, 也有助增加正確診斷率。

一旦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 為有效改善腦脊髓液迴圈問題, 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神經外科醫師多會選擇放置腦室腹腔引流管, 引出積聚的腦脊髓液的方式, 來説明改善。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