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年人如何使用安眠藥?

年近花甲的宋維華老師, 從教30餘年, 是當地教育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自從擔任教務主任後, 宋老師為提高教學品質而夜以繼日地操勞, 患上了失眠症, 兩年來只能依靠安眠藥來維持睡眠。 在一次體檢中, 宋老師被查出肝功能有問題, 轉氨酶升高, 這可讓他大吃一驚。 這位平日從不抽煙喝酒, 很少在外吃飯的教書先生, 肝臟怎麼會發生病變呢?

宋老師百思不得其解, 於是他便找到他熟悉的一位學生家長、醫大附院的許主任問個究竟。 許主任詳細詢問了他的具體情況後指出, 引起肝臟病變的根源正是與他夜夜相伴的安眠藥!

其實失眠是困擾許多老年人的常見症狀, 頑固而難以根除。 苦不堪言的老人們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他們身患的老年性疾病的病情也隨之加重, 這該如何是好?

醫治失眠的方法很多, 如物理療法、氣功療法等等, 但多數患者還是願意選擇服用方便快捷的安眠藥。 可是引起失眠的原因各不相同, 在對藥品的選擇上千萬不能隨意。 不但要因症擇藥, 還須因人而異, 一旦用藥不當就會帶來許多麻煩, 甚至危害健康。 對安眠藥成癮這一問題, 尤其要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像宋老師就是長期服用大劑量安眠藥而造成肝功能受損的。

安眠藥在醫學上的定義是“能使躁動不安、興奮激動的患者恢復安靜情緒的藥物或者能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藥物”,

故而又被稱為催眠藥或鎮靜催眠藥, 但鎮靜和催眠之間並無明顯的界限:應用小劑量的催眠藥, 可產生鎮靜作用;

加大劑量, 則產生催眠作用。 安眠藥應用的安全性, 是老年患者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 要盡力避免和防止由此而造成的藥源性傷害。 原則上應儘量選擇效果好、毒性低、不良反應少、不易成癮的安眠藥, 以策安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