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健康飲食, 是提倡低鹽飲食的, 一個人一天的鹽攝入量, 不應超過8克, 否則, 就會危機我們的身體健康。 吃鹽太多會加重腎臟和心血管的負擔, 引起腎病加重、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 雖然這些都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識, 但是又做到多少?
平時做菜煲湯, 人們都知道少吃鹽更健康, 因此多吃鹽會導致高血壓等問題。 為此, 有的家庭還專門用限鹽勺來控制用鹽量。 但人們卻很少注意到“隱性食鹽”的食物, 這些鹽雖然量不大, 長期攝入也會帶來許多健康隱患。
調料中往往都含有鹽, 比如醬油, 每5毫升醬油相當於1克食鹽,
小蘇打的化學名稱叫碳酸氫鈉, 而其中的“鈉”與食鹽中的“鈉”一樣, 過量食用, 也會引起高血壓。 因此我們當做主食的油餅、油條、麵包、餅乾中, 也是含鹽的, 只是我們沒意識到而已。
還有很多吃起來並不覺得鹹的零食中, 比如像常見的薯片、瓜子、話梅等零食也都不同程度含有不少鹽分。
日常生活中, 要少吃這些“隱性食鹽”食物。 如果吃了這些食物, 要計入每天的攝鹽量中。 因此, 每天吃的鹽量, 應比常規6克要低些。 平時應少吃速食、零食和包裝食品, 養成少吃或不吃鹹菜、臘肉、臘魚、鹵水、燒雞等食品的習慣,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研究發現, 如果食物中鹽分含量過高, 患白內障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白內障指眼晶狀體變白, 如果不加治療就可能會導致失明。
悉尼大學的羅伯特G卡明博士及其同事研究發現, 鈉攝入量最高者比鈉攝入量最低者患後囊下內障的可能性高出2倍, 這是一種對視力損傷最大的白內障。 他們的這份研究報告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對約3000名49歲至97歲成年人的眼睛進行了檢查, 並要求實驗物件填寫了一份關於飲食頻率的問卷。 160人患了後囊下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