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的生理現象, 正常情況下每個月都會有。 但是痛經讓很多女性很痛苦, 如何能治療痛經是大家比較關心的。 下面我們就來看能治療痛經的驗方:
婦女經期或經前後小腹疼痛稱痛經。 其病機為氣血運行不暢, 不通則痛, 按病因分寒熱瘀虛四證。
氣滯血瘀證:
經前經期小腹脹痛拒按, 經色紫有塊。
方藥:
當歸20克, 川芎10克, 赤芍10克, 桃仁10克, 紅花10克, 元胡10克, 香附15克, 坤草15克。 痛甚者加三棱10克, 莪術10克。
寒濕凝結證:
經前經期小腹冷痛, 得溫痛減, 經色黯有塊。
方藥:
當歸20克, 川芎10克, 白芍15克, 香附15克, 坤草15克, 元胡10克,
濕熱蘊結證:經前經期小腹脹痛拒按, 有灼熱感或伴有腰骶痛。
方藥:
當歸20克, 川芎10克, 白芍15克, 生地黃20克, 紅藤30克, 蒲公英30克, 馬齒莧30克, 黃柏10克, 香附15克, 坤草15克。 痛甚者加金銀花30克, 元胡10克, 莪術10克。
氣血兩虛證:
經後小腹隱痛經量少, 色淡質稀, 乏力便溏。
方藥:
當歸20克, 川芎10克, 白芍15克, 熟地黃20克, 香附10克, 坤草10克, 黃芪20克, 黨參15克, 白術15克, 茯苓20克, 甘草5克。
若伴有腰骶酸痛, 頭暈, 耳鳴, 屬肝腎虛, 藥用當歸20克, 川芎10克, 白芍15克, 熟地黃20克, 香附10克, 坤草10克, 山藥20克, 山萸肉15克, 川斷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