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甲胎蛋白不能作為肝癌診斷的唯一標準

甲胎蛋白(AFP)最早是在孕婦體內檢測到的, 是由增生活躍的胎兒細胞分泌產生。 後來在臨床過程中發現其與增生活躍的肝癌細胞存在一定聯繫, 因此而用來作為早期肝癌的篩查指標, 在肝癌的診斷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 AFP升高並不能作為肝癌診斷的惟一標準。

AFP是人體在胚胎時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 系肝細胞內粗面內網核糖顆粒所合成。 胎兒出生後, 其AFP濃度下降, 並會在幾個月至1年內降至正常。 正常成人的肝細胞不具有合成AFP的能力, 因而血清中AFP的含量極微。 臨床上除了肝細胞癌時,

AFP可出現顯著升高之外, 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極少數胃、胰、膽管、結腸直腸癌也可導致AFP升高, 但其絕對值不如肝細胞癌高。

血清AFP升高為肝細胞癌最重要的標誌物, 其陽性率可達到60%~70%, 如果血清AFP持續大於400ng/ml且持續4周以上, 轉氨酶正常, 則肝癌的患病率較高。 但僅憑AFP升高不能確診肝癌, 不能做出肝癌的診斷, 因為AFP存在變異體, 非肝癌的患者也會升高。

對於非癌性肝病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可以借助AFP變異體檢測來鑒別, 如刀豆素A結合型甲胎蛋白(AFP)升高可見於肝細胞癌和肝硬化, 刀豆素M非結合型甲胎蛋白(AFP)升高多見於胚胎癌和肝癌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