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時期是兒童智力發展非常迅速的時期,
是人的特殊才能開始表現的時期。
優秀才能的標誌之一是才能的早期表現。
幼兒期也是人的個性品質開始實際形成的時期,
幼兒期個性的形成是以後個性發展的重要基礎。
俗話說“三歲之貌,
百歲之才”,
是指孩子在3歲之前所形成的天資和素質影響他的一生才華。
並有“三歲看老相,
七歲定終身”的說法,
這是說幼兒時期所形成的品性和習慣能延續到老。
幼兒期是模仿力最強的時期,
從不會說話發展到能說比較長的語句,
從不會走路到能夠獨立地行走,
以及其他等等能力都是從日常生活的實踐中學習、模仿而來的。
對此大人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和耐心的引導,
這包括語言訓練、行為指導和能力培養等。
如語言訓練,
大人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說話積極性,
同時還要説明孩子使用正確的語言,
如果家長在平時說髒話或其他不文明的口頭語,
孩子也會在無意中學會。
而在日常行為中,
大人若有隨地吐痰的惡習,
孩子也一定視隨地吐痰為習慣。
所以大人在引導孩子的同時,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規範。
幼兒期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
無論哪一種個性都有其長短處,
家長應鼓勵長處,
糾正短處,
給孩子以優良的教育。
如一個內向型的孩子,
往往喜歡安靜的環境,
喜歡獨處,
並在某些複雜性的遊戲方面顯示出聰明的天資,
但在與別人交往方面往往過於膽怯。
家長要認識到孩子的這種個性,
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個性,
為孩子創造一個發展個性的天地,
讓他多做些諸如搭積木、繪畫等有益於提高智力和興趣的活動,
另一方面也要幫助孩子逐漸改變自己的習性,
多與小朋友接觸,
耐心教他怎樣稱呼一些陌生人。
有時這種孩子對待老師和小朋友缺乏禮貌,
家長一定要指出並進行有效的批評,
防止其個性的負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