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時節, 秋燥傷人, 容易耗人津液, 因此常會出現口咽幹苦、大便幹結、皮膚乾裂的現象。 中醫認為, 這是肺氣大腸相表裡, 肺主皮毛的緣故。 因此, 從飲食上看, 應注意滋陰, 此時養生應“順四時”。 秋季對應的是肺, 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養肺。
由於“肺主氣, 司呼吸, 主宣發與肅降, 喜潤不喜燥。 ”所以白露季節不能一味進補。 專家建議在飲食調節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素食為主。
飲食上, 建議市民要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 多吃橙黃色蔬菜, 比如南瓜、紅蘿蔔等。 另外, 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有必要,
“白露時節的適宜膳食有蓮子百合粥、銀杏雞丁、山藥等, 這些飲食有清肺潤燥、止咳平喘、補養氣血、健脾補腎的功效。 而有哮喘、氣管炎、咽炎以及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 儘量少吃帶魚、螃蟹、蝦類、韭菜、生冷食物醃制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 中醫認為海產品多為大寒之品, 易傷脾胃, 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應少吃或不吃海鮮, 而多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則會影響肺、大便和皮膚。
白露時節, 很多人認為炎熱的夏季已過去, 秋冬季節已經到來, 所以剛到秋天, 就開始“貼秋膘”大量進補, 卻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 如秋天好發的過敏性鼻炎、氣管炎和哮喘等, 所以在進補的同時要因人而異。
養生專家稱, 白露季節, 早晨喝碗粥, 既能治秋涼, 又能防秋燥。 如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 對於病人來說, 藥物需要辨證診治, 而對於健康人來說, 同樣可以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