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治療淋巴癌的5個常見方法

淋巴瘤的治療, 近年來取得了重大進展, HD大部分都可治癒。 NHL療效雖不如HD, 但也有部分病例得以治癒。

淋巴癌的5種治療方法

一、放射治療

(一)HD的ⅠA和ⅡA可單獨採用次全淋巴野照射即病變在膈以上應用鬥蓬野(包括縱隔、肺門、雙側頸部、鎖骨上和腋窩淋巴結;病變在膈以下採用倒Y野(包括脾, 脾蒂、腹主動脈旁、髂部、腹股溝部和股部淋巴結)。 根治劑量45Gy/5-6周;預防劑量40Gy/4-5周。 ⅠB、ⅡB和ⅢA可採用全淋巴野照射(即鬥蓬野+倒Y野)。

(二)NHL低度ⅠA和ⅡA採用擴大野, ⅠB, ⅡB和中度的Ⅰ、Ⅱ期原則上同ⅠA和ⅡA, 但放療後(1月)宜加化療。 根治劑量50~55Gy/5~6擊;預防劑量45-55Gy/5-6周。

二、化療

(一)HDⅢB~V期病例宜用化療,

聯合化療方案MOPP(表5-6-6)6個療程, 完全緩解率可達60~80%, 有1/2~1/3病例保持長期緩解, 有的長達15年。 復發的病人再用MOPP仍有90%患者達到第2次緩解。 其他聯合方案並不比MOPP優越。 但ABVD方案與MOPP無交叉抗藥性。 如MOPP失敗可改用ABVD, 此二方案交替治療12個療程, 可取得較滿意效果。 而將兩方案綜合起來形成MOPP/ABV新方案, 治療6個療程也取得同樣療效。

(二)NHL低、中度的Ⅲ、Ⅵ期和高度惡性的Ⅰ~Ⅳ期病例均宜於化療, 待腫瘤獲得緩解後再酌情進行區域性放療。

三、手術治療

有以下情況者可行手術根治, 再繼以放療和化療:①局限性體表的結外病變;②消化道淋巴瘤;③泌尿生殖系淋巴瘤;④原發於脾之淋巴瘤。

四、骨髓移植

對惡性程度較高, 常規治療反應不佳或雖有療效, 但有復發者可作自體或同種異基因骨髓移植,

但瘤體大且耐藥、年齡大於55歲者不宜作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對淋巴瘤的療效有待評定。

五、單克隆抗體導向治療

腫瘤壞死因數、干擾素等療法正在探索。

淋巴癌症狀

1.淋巴結腫大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為最常見的徵象, 但以此作為首發症狀的較霍奇金病少, 占56%。 淺表或深部淋巴結均可累及, 以頸部淋巴結腫大最多見, 占53.5%, 但更易累及口咽環, 其餘依次為腹股溝、腸系膜、腋下及鎖骨上下淋巴結。

往往先由一處開始, 最後累及多處, 逐漸增多、增大以至融合。 分化不良性淋巴細胞NHL易侵犯縱隔, 胸片可見分葉狀腫塊, 預後均相對較差。

晚期的病例可能會出現肝脾腫大。 深部淋巴結的腫大會引發壓迫症狀,

比如縱隔淋巴結腫大引起的咳嗽、胸悶、氣促、頸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征、上腔靜脈壓迫症等症狀。

肝門淋巴結腫大, 壓迫膽總管引起黃疸和肝腫大腹膜後淋巴結腫大, 可引起背痛及下肢、會陰部或陰囊水腫, 偶爾壓迫輸尿管, 引起腎孟積水。

縱隔啼門淋巴結腫大或胸膜腫瘤浸潤可引起胸腔積液。 累及深部淋巴結時, 臨床上常以發熱為主要表現。

2.腫大淋巴結的壓迫症狀。 明顯腫大的深部淋巴結可壓迫周圍器官, 引起相應症狀或功能異常;約20%的NHL在晚期累及PB和BM發展為白血病期。 皮膚受累表現為腫塊、皮下結節、浸潤性斑塊、潰瘍等。

3.出現全身發熱及消瘦(體重減輕10%以上)、盜汗等為主要的全身症狀, 另外就是有食欲減退、容易疲勞、渾身瘙癢等現象。

熱型多不規則, 可呈持續高熱, 也可間歇低熱, NHL一般在病變較廣泛時才發熱, 熱退時大汗淋漓可為本病特徵;瘙癢偶見, 淋巴瘤細胞產生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或冷球蛋白血症可引起四肢發紺、疼痛等雷諾現象。

麻痹及壞疽罕見, 個別有引起高鈣血症。 全身症狀與發病年齡、腫瘤範圍、機體免疫力等有關。 老年免疫功能差或多灶性起病者全身症狀顯著。 無全身症狀者的存活率較有症狀者高3倍。

4.脾大較肝大多見。

5.有時淋巴瘤首發於結外器官, 常見的結外病變部位有胃腸道、鼻咽部、皮膚、中樞神經系統等, 其臨床表現因受累器官而異。

6.結外病變NHL較霍奇金病結外侵犯的傾向更強, 尤其是彌漫性組織細胞性淋巴瘤。

結外累及以胃腸道、骨髓和中樞神經系統較多, 且臨床表現亦較明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