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炒菜的兩習慣增加全家患癌風險 如何健康炒菜?

炒菜做飯我們每天都在做, 你可能不知道, 很多炒菜時的壞習慣, 可能讓全家吃下致癌物。 近日, 有這樣一則新聞:一位醫生在診療中, 接觸到一對夫妻, 雙雙查出肺癌, 丈夫55歲, 妻子52歲。 儘管丈夫有20年的吸煙史, 妻子卻並不吸煙, 讓她患癌的禍首在廚房裡 。 今天提醒你炒菜時最不該犯的2個錯誤, 給吃飯添一份健康。

炒菜時最不該犯的2個錯誤

壞習慣一:炒菜後不刷鍋接著炒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習慣:剛炒過雞蛋, 鍋裡還有一些底油, 沒事, 接著再放點接著炒其他的菜, 這樣既省錢也省油。 剛炒過青菜, 沒啥油,

鍋也是乾淨 的, 那就繼續用唄!然而夏朋濱營養師指出, 看似乾淨的鍋表面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 當再次高溫加熱時, 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 而且在不刷鍋再接著炒菜的 時候, 你會發現原本在鍋裡殘餘的菜很容易燒焦, 這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隱患。

壞習慣二:剩下油炸的油仍用來炒菜

很多人不捨得倒掉油炸過的油, 還會用來高溫炒菜或油炸, 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 夏朋濱營養師認為, 使用多次用過的油, 油裡面會有殘留致癌物, 主要是苯並芘的成分, 還有些醛類、雜環化合物等。 因此, 食物油最好只用一次, 在控制好油溫情況下, 最多2-3次。

推薦健康炒菜的小技巧

1、選擇低鈉調味品

人們常說, 鹽吃多了對健康有害,

其實是說食鹽中的鈉元素攝入過量對人體有害。 市面上的低鈉調味品能很好地改善這一情況。 低鈉鹽中含有約25%~30%的氯化鉀, 能在幾乎不影響鹹味感覺的同時, 將攝鹽量降低1/4~1/3, 同時還能有效增加鉀的攝入量。 除低鈉鹽, 低鈉醬油、低鈉豆瓣醬等都是極佳的替代調味品。

2、出鍋再放鹽

不少人炒菜時, 喜歡油一開, 就把鹽和蔥姜蒜一同下到鍋裡, 或剛放入食材就立即加鹽, 這些做法都會讓鹽滲入食材中, 而導致用鹽量過大。 合理的做法是, 在菜將出鍋時再放鹽, 讓鹽分附著在食材表面, 既有味道又不至於用鹽過量。

3、多醋少糖

有做飯經驗的人都知道, 菜做鹹了, 放點兒糖就能讓鹹味變淡, 這是因為糖能起到降低鹹味的作用,

而這又會無形中增大鹽的用量。 醋卻剛好相反, 它的酸味有強化鹹味的作用, 若是不想放太多鹽, 只要加些醋, 就能讓原本偏淡的菜肴變得咸淡適中。 此外, 番茄汁、檸檬汁、蘋果醋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4、借助食材本身的風味

清淡的飲食總讓人覺得沒味道, 但若是能借助食材本身的香味, 就能讓原本清淡的菜肴變得好吃起來。 而且, 少量的鹽味恰恰能保留住食物特有的鮮香, 可謂相得益彰。 香菇、番茄、芹菜、洋蔥、香菜、辣椒、芝麻、花生碎、蔥、薑、蒜、芥末等都是提味的佳品。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