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調體質根治腳臭 推薦4大食療方
許多人有腳臭困擾,中醫認為人體機能失衡會增加汗水分泌,使腳臭情形更嚴重,如脾虛濕盛體質,因水分代謝失常、稍一動就出汗,陰虛陽亢體質則手腳心易無故發熱、流汗,可透過中藥材入膳或製成茶飲,改善易流腳汗的體質;另外透過按摩豐隆穴、複溜穴等,能
-
中醫12時辰這樣養生最好
子時(夜裡11點~次日淩晨1點)養膽經:很多人晚上吃完飯以後,八九點鐘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點就清醒了,這是因為陽氣開始生髮,所以最好在11點前睡覺,這樣才能慢慢地把這點生機給養起來,人的睡眠與人的壽命有很大關係,睡覺就是在養陽氣。
2012-03-05 15 -
搓、摩、捶 春季3式壯腎功
雙手搓腰溫腎陽 很多人在公園散步時喜歡雙手叉腰進行鍛煉,其實,雙手搓腰更有鍛煉效果,有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的作用。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經常按摩能溫煦腎陽
2012-03-07 13 -
中醫治療水痘
水痘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多見於冬春兩季。任何年齡都可發病,而以1-4歲小兒為多見。
-
防治“滑鼠手”中醫教你穴位按摩
滑鼠手”"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滑鼠手”多是腕關節勞損,這是因工作性質所引起的慢性勞損,或因直接、間接暴力
-
居家摩一摩耳朵 清腦醒神護聽覺
耳朵 清腦醒神護聽覺"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耳朵很多部位與人體內臟器官存在著生理性的內在聯
-
刮痧刮出美白膚色
美白從健康做起。以中醫經絡的觀點來看,身體的健康狀況會反映在臉部,若是體內經絡的脈氣不通,臉部皮膚自然暗沉、發黃,色塊不均。 一個不懂保養的人,在步入中年之後,會發覺臉色失去年少時的白淨、光彩,成了名副其實的“黃臉婆”。 臉部除了淨
2012-03-09 20 -
家中常備板藍根 春季少病生
一、板藍根功效 板藍根別名靛根、藍靛根,它的根入藥為板藍根,葉入藥為大青葉,根和葉都有清熱涼血、解毒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板藍根含有多種氨基酸等,具有明顯的抑制病菌及病毒的作用,並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對於流感、肺炎、菌痢、咽喉
-
春天不能只養肝不補腎
時下春意盎然、萬物生髮,重視養生的人們為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開始諮詢春季養生法則,或自行前往藥店購買進補產品,一方面為提高免疫力,防止冬春交替多發的慢性疾病;另一方面希望改善神疲乏力的症狀。自然界具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人類
-
養生無需過分迷信素食 葷素配搭更有益
隨著“富貴病”的逐漸增多,人們對素食越來越感興趣了,甚至有人認為,一切疾病都是由於過多食用動物性食物造成的。不可否認,素食可以降低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防止膽固醇進入血液,減少肥胖病、高膽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等的發生,保持人體酸堿平衡
-
春季順時養生有6個原則需遵從
《黃帝內經•素問》中寫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的確,早春三月,雖是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但和煦的陽光、泛綠的草地、以及我們的身體裡流淌的那蠢蠢欲動的春的氣息,無一不在昭示著:這是一個萬物欣榮,生機蓬勃的季節! 當然
-
白蘿蔔明礬水巧治汗腳
大多數人的腳都會有出汗現象,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雖然汗腳不是病,但如果腳很容易出汗,就要注意了,因為汗腳有可能誘發細菌和真菌生長,致腳臭、腳氣等病症。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個治療汗腳的小偏方。 方法如下: 白蘿蔔60克,明礬15克。
2012-03-12 11 -
炒鹽+中藥 對婦女經痛有奇效
痛經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宮寒是女性痛經最常見的原因。而先天體質虛寒、過食生冷、腹部受寒等都很容易使胞宮失養
-
古人的處方:張景岳巧用溫陽藥治蘑菇中毒
蘑菇中毒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在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嶽的醫案裡,記載了一則他給吳參軍治蘑菇中毒的病例。 吳參軍
-
服中藥5大細節
服中藥除了要煎服得法,用量得當,還有一些小節須注意。 1.要視病情、藥性的各異,調整湯藥的溫度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2.精心護理:服發汗藥後需安臥。服辛溫發表藥宜蓋被取微汗以助之,而服辛涼發表藥則不宜捂被。 3.觀察療效:凡服發
-
中醫的“濕熱”是怎麼回事
看中醫時,我們常會聽醫生說“濕熱”。那麼,什麼是濕熱,濕熱有哪些表現,應注意什麼問題呢?要明白濕熱,先應瞭解什麼叫濕,什麼叫熱。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
-
川貝止咳但不能隨便吃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咳嗽了就喝點川貝糖漿止咳。然而,川貝類止咳藥有20多種,其組成成分不同,具體功效也會略有差異。由於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所以用川貝藥止咳也一定要對症。 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的鱗莖,味甘苦、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化
-
中醫可以有效的幫您治療打嗝
打嗝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打嗝的經歷,那種感覺是真的不太好受。那麼,如何治療打嗝呢?下面我們
-
三款止咳化痰平喘的食療方
由於現在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從而出現很多感冒咳嗽的人群。有的感冒好了,但咳嗽的症狀卻未減輕。此時應清熱化痰,養陰潤肺。下面介紹幾款養陰潤肺的“食療”方。 杏仁粥:將去皮甜杏仁10克研成泥狀加入到淘洗乾淨的50克粳米中,加入適量水煮
-
十全大補丸並非“虛”就能補
一聽到“十全大補丸”的名字,很多人就會覺得它是“大補”之藥,凡有虛證就可以服用。其實,這是取名引起的誤解。所謂“十全”,是因為它在“八珍湯”(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當歸、川芎)的基礎上,加入性微溫、可補氣的黃芪和性大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