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款藥膳可調經
雖然婦女月經失調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常見的原因為氣血不和。而歸附杞墨魚能補血通經,補氣血土雞湯能調補氣血,這兩款藥膳都適合月經週期不規則的女性食用。 歸附杞墨魚材料:準備當歸3克、枸杞9克、香附3克、墨魚身半斤、韭菜4兩、米酒1大匙、鹽酌量
2017-03-08 9 -
五味中藥 遠離疲勞
具有益氣、養陰、補血、溫陽作用的中藥,能增強機體抗疲勞系統的功能。以下介紹幾種對抗疲勞作用顯著的中藥,瞭解其特性,在選擇適合自己食品就能得心應手。制何首烏 制何首烏為何首烏的炮製加工品,性味苦、甘、澀、微溫,入肝、心、腎經,功能補益精血,
2017-03-08 15 -
夏季食欲不好怎麼辦 選對應季食物助您吃嘛嘛香
盛夏來臨,面對高溫的天氣,很多人覺得自己的食欲不好,對任何食物都沒有感覺,吃一點就飽,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在這個炎炎的夏日,出現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夏季由於氣溫高,人體的能消耗比較大,如果能量補充不及時,便會出現以上這種症狀。那麼,如何
2017-03-08 6 -
夏季流汗容易缺鉀怎麼辦
悶熱的夏天,一不小心就會“揮汗如雨”。出汗就是流失水分,於是很多人首先想到了補水。不過,隨汗液流失的,除了水,還有人體健康必需的鉀。 鉀是人體內重要的營養成分,也是重要的電解質,主要儲存於細胞內,對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和滲透壓、細胞的新陳代
2017-03-08 9 -
山菜之珍野蕨菜
蕨菜,別名龍頭菜、如意草、山鳳尾、貓爪子、荒地藏等,為鳳尾蕨科蕨屬中以嫩幼芽供食用的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其肉質肥厚,滑嫩,素有“山菜之珍”的美稱,深受人們喜愛。蕨菜每百克中含水分86克、蛋白質1.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0克,以及
2017-03-08 21 -
吃萵苣易曬黑嗎 注意3點才安全
相信大家在夏季最熱衷的話題就是美白,對於大太陽都是能躲就躲。萵苣是夏季大家常吃的食物,最近有的朋友聽說萵苣中含有感光物質,吃多了可能會曬黑,於是大家遇到萵苣筷子就自然而然躲開,絕不讓自己成為“吸光體”。但是,吃萵苣真的會吸收陽光讓人曬黑
2017-03-08 21 -
百合:養陰清熱 潤肺止咳
百合又名喇叭筒、百合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地下鱗莖呈球形,鱗片白色,重重疊疊,緊緊相抱,似百片合成,而得百合之名。 藥用百合營養豐富,每100克藥用百合中含蛋白質3.36克,脂肪0.18克,澱粉11.8克,還原糖3.0克,蔗糖1
2017-03-08 9 -
煩躁怎麼辦 四招幫你祛除夏季煩躁
練習氣功可以幫助我們修養身心、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氣功的練習方式也有很多種。那麼在炎熱的夏季我們如何練習氣功來祛除我們心中的煩躁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練習四招祛除夏季煩躁的養生氣功吧! 1、坐腕起手 開步站立,手腕下沉,翹指,目視前方
2017-03-08 22 -
夏季調節煩躁心情注意這5點
悶熱的夏季容易讓人感覺心情煩躁,那麼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調節這些不良的情緒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下吧。 調節不良情緒有5個要點 一是精神調養 宜神情氣和,胸懷寬廣,精神飽滿,免懈怠厭倦之心,忌惱怒氣郁,使陽氣宜散在外。 二是起居調養
2017-03-08 6 -
老中醫教你如何對付夏季心情煩躁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心理難免隨之變得煩躁,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夏天心情煩躁吃什麼調節?面對眾人煩躁的心情,下面小編就推薦一些可以緩解夏季煩躁的食物,讓你夏天不再煩惱。 中醫認為,心對應夏,夏季心陽最為旺盛,人們極易出現煩躁不安、好發脾
2017-03-08 23 -
六神丸並非夏季“神藥”
夏季很多家庭有服用六神丸的習慣。六神丸含珍珠粉、牛黃、麝香、雄黃、冰片、蟾酥等名貴中藥,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癰瘍疔瘡、無名腫毒等證。藥理研究發現六神丸還有強心、抗驚厥、鎮靜等作用,因而其用途拓展至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專科的疾病治
2017-03-08 5 -
夏季體內濕氣重導致脾虛
濕氣重,不僅僅是大便不成形、人浮腫易胖、頭身沉重這麼簡單,還會影響到脾的健康。脾為濕土,喜燥惡濕。濕盛導致脾虛,脾虛也可以生濕,往往互為因果。 因脾虛失運,水濕停留,多屬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主的人,治多健脾,佐以化濕;標實為主者,則應以
2017-03-08 10 -
家中常備的藥品
1、感冒類藥物: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風熱和暑濕三種類型。由於疾病類型不同,選用的藥物也就大不一樣。 針對風寒型感冒的治療,應以辛溫解表及宣肺散寒為主。一般常備的中成藥有感冒清熱顆粒、正柴胡飲顆粒、感冒軟膠囊等。對於風熱型感冒,應以辛涼清
2017-03-08 11 -
長期吃中藥 定期檢查肝腎
現在民眾對中藥的重視度越來越高,說明中醫中藥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中藥也具有毒性,長期盲目服用也會造成肌體損傷,特別是肝腎功能的影響。下面向大家做詳細的介紹。 中藥雖然能治病救人,但每個人服用中藥後的反應
2017-03-08 38 -
夏季困乏多是脾虛作怪
一到夏天,很多人感覺渾身困乏無力,總是睡不醒;消化也不好,沒什麼食欲,還容易腹脹、腹瀉;還有的人會明顯感到痰多、虛胖…… 脾,五行為土,喜燥惡濕 現在正值農曆六月,屬於中醫季節劃分中的長夏,包括小暑、大暑兩個節氣,也就是一年中最熱、最潮
2017-03-08 5 -
藥物養生話紫蘇
紫蘇,臨床應用時分為莖、葉使用。中醫認為,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功,本品辛香溫散,入肺走表而發散風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寬中,對外感風寒,內兼濕滯之症尤為適宜。《本草綱目》言其“解肌發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
2017-03-08 4 -
秋天進補可選西洋參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特別適合秋天的進補。《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上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以此代之”
2017-03-08 14 -
女人夏季養生必知:脾虛是拉肚子的元兇
夏天到了,有位女性網友總是拉肚子,醫生判定這是脾虛才導致的症狀。為什麼會出現這中狀況呢?按照中醫養生的理論來說,夏季乃萬物生長之季節,脾屬土,土能生萬物,夏季養生以養脾土為主,長夏屬脾,易生濕邪,易感熱邪。上面這位朋友就是由於濕熱所致,
2017-03-08 4 -
墨旱蓮的養生介紹
墨旱蓮,又名旱蓮草,因為搓揉它的莖葉時,可見黑色的汁液流出,所以稱為“墨旱蓮”,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鱧腸(金陵草)的帶花全草,以色綠、無雜質者為佳。中醫認為,墨旱蓮性味甘,酸、寒、入腎、肝經,有養肝益腎、涼血止血之功,適用于肝腎陰虛所致
2017-03-08 9 -
中藥服用的藥引搭配
服用中藥、中成藥,多用白開水、酒、淡鹽水、蜂蜜水、米湯、紅糖水、蔥白湯、姜湯等作藥引子送服。藥引子有引藥歸經,增強療效之功用,有時還兼有調和、顧護、制約、矯味等功效,與中藥、中成藥適當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藥引
2017-03-08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