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傷寒論講義》的幾點看法
“如狂”當解為“發狂” 講義說:“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如狂,一般指神志錯亂,似狂非狂,較發狂為輕者。”是故只用活血化瘀輕劑“桃核承氣湯”以治之也。《韓非子·解老篇》說:“心不能審得失之
2017-03-11 22 -
遠志可益智
遠志為遠志科植物遠志域卵葉遠的乾燥根。味辛、苦,性微溫。功能寧心安神,祛痰開竅,消腫止痛。適用於心慌不安、驚悸、失眠、健忘;痰阻心竅所致精神錯亂、神志憂傷、驚悸;咳嗽痰多或黏稠不爽;癰疽腫毒。 古人對遠志的益智作用早有論述,如《神農本草經
2017-03-11 9 -
瘧疾中醫診療技術
瘧疾是由雄性按蚊叮咬人體,將其體內寄生的瘧原蟲傳入人體所致的原蟲病。人類瘧疾有4種,由4種不同的瘧原蟲引起,即間日瘧、三日瘧、卵形瘧和惡性瘧原蟲所致。傳染原為現症病人和無症狀帶蟲者。唾液中含有孢子的雌性按蚊叮咬人是其傳染途徑。病人病前有在
2017-03-11 8 -
蒼耳子散有耗散正氣之弊
蒼耳子散具有很好的通竅之功,諸多鼻病表現有清竅不暢者,使用或合用蒼耳子散都可以取得快捷的療效。但越是名方,越是效方,也越容易被醫者過用、濫用。得效,並不全部意味著方證對應,尤其對於慢性鼻病而言。 嘗讀陳士鐸所著《辨證奇聞》,見有治療鼻淵之
2017-03-11 8 -
手法治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症多見,但很多患者不明病因,往往和類風濕脊柱炎混淆。強直性脊柱炎實指整個脊柱變為強直、畸形,故稱強直性脊柱炎或畸形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脊柱炎,最大的區別就是強直性脊柱炎沒有明顯的滑膜炎表現。共有的病症是韌帶鈣化、骨
2017-03-11 7 -
咽喉不適 試試中成藥
初春天氣乾燥,咽喉炎容易反復發作。聲音嘶啞、有異物感、咽喉痛、吞咽不適,這些都是咽喉炎最常見的症狀。應用中成藥辨證論治,有較好的療效。 藏青果沖劑:有清熱利咽、生津潤肺的作用,用於咽癢乾咳者。溫開水沖服,每次1袋(塊),每日3次;或用片劑
2017-03-11 4 -
中醫辨治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中醫稱之為“纏腰火丹”、“蛇盤瘡”、“蛇串瘡”或“蜘蛛瘡”。多因情志不遂,飲食失調,以致脾失健運,濕濁內停,鬱而化熱,濕熱搏結,兼感毒邪而發病。本病多見於成年人,發病多在春秋兩季。其病程一
2017-03-11 6 -
益腎化瘀法治老年癃淋症
老年人由於陽氣衰減而氣化不及,最易導致水濕的停滯,水濁瀦留和凝聚便可循三焦下注前陰,濕鬱膀胱,而見少腹墜脹,小便頻急、點滴而出或刺痛,輕者多成淋證,重者可致癃閉。中醫認為此系本虛標實,多與腎氣衰弱這一內因有關。筆者臨床多採取益腎、化瘀、通
2017-03-11 4 -
內經論六淫致病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幹,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對六淫致病的臨床表現特徵的描述。一般來說,自然界有四時五行的變化,產生寒熱燥濕風的不同氣候,寒熱燥濕風的太過傷人便是六淫邪氣。風氣太過,可導致多種以動搖為特徵
2017-03-11 13 -
自擬方治心律失常
養心湯在天王補心丹基礎上化裁而成,由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炒棗仁、柏子仁、當歸、菖蒲、遠志、雲苓、生曬參、丹參、沙參、玄參、桔梗、五味子、黃連、龍齒組成,具有益氣養心,寧心安神之功。 心律失常屬中醫心悸範疇,是患者自感心中急劇跳動,驚慌
2017-03-11 6 -
盜汗案
鄭某,女,69歲。2011年5月2日初診。自述盜汗12年。現淩晨2點至4點每每醒來,發現身上汗如水澆,濕透衣衫,渾身乏力,平時口幹苦,手腳心發熱,苔薄黃,脈弦數。邱明義辨為陰虛火旺,迫津外出之證,治以滋陰降火,固表止汗,方以當歸六黃東加減
2017-03-11 5 -
升降散合銀翹散治痄腮變證
劉某,男,18歲,1月20日初診,一周前外感邪毒起病,致雙側耳下腮部漫腫疼痛,發熱不適。於當地衛生所輸液治療(頭孢呋辛鈉靜脈滴注)9天,並口服三九感冒顆粒,腮腺腫痛消失,仍發熱,伴寒戰不適,遂來求治。症見:發熱39℃,伴寒戰,咽痛,雙側睾
2017-03-11 18 -
活血化瘀治口渴
中醫謂怪病多瘀,久病也多瘀。瘀血證臨床表現複雜,唐容川著《血症論》中指出:“瘀血發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於腎水。水與血,交會轉運,皆在胞中,胞中有瘀血,則氣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不能上布。但去下焦之瘀,則水津因不能隨氣上布而渴自止。小柴
2017-03-11 27 -
胃脘脹氣治療
胃脘脹氣,又消瘦,口唇幹,睡眠欠佳,飲食無味,舌尖紅,脈弦,由肝鬱化火,擾胃氣機所致。與四逆散疏肝理胃,加黃芩、黃連、丹皮以清鬱火,佛手、厚樸、砂仁以行氣除脹,又以炒穀芽、炒麥芽健胃消食,甘松醒脾,棗仁、合歡皮安神。中焦氣機紊亂,邱明義喜
2017-03-11 12 -
治療中耳炎
方藥:鮮蒲公英。 用法:搗汁滴耳,每日3~4次。 說明:據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蒲公英對金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故用於治療中耳炎有良效。
2017-03-11 9 -
“脈案”式
先述脈象、舌質,然後進一步以舌脈結合臨床症狀,闡釋寓意,反推病機,後續治則治法。臨證之時往往需要反應迅速,構思敏捷,一般用於典型脈證合一者。 病案1:胡某,女,80歲。 脈細參伍不調,乍疏乍數,乍大乍小,若雀啄之狀,舌淡黯,苔薄黃,示心之
2017-03-11 7 -
治虛勞咳嗽方
虛勞咳嗽,是因肺傷胃弱,營衛衰微,氣不溫充而產生的病症。肺主氣,為五臟之蓋,其脈環循胃口,肺臟勞傷,則令人咳嗽上氣,或唾膿血,寒熱潮作,面赤口幹,偏臥喜汗,不能飲食,肌膚消瘦。 方藥:鮮萊菔10餘枚。 用法:秋日鮮萊菔去葉,自葉中心穿以鮮
2017-03-11 15 -
治缺鐵性貧血方
缺鐵性貧血,可由鉤蟲病引起。常見症狀為面色萎黃或黃胖虛腫、乏力頭暈、心悸、舌淡、脈細無力等。多屬氣血兩虛證,治療常以益氣補血為法;如兼脾虛者則須培土建中,以滋氣血生化之源。 方藥:大棗500克,皂礬30克,麵粉50克,紅糖60克。
2017-03-11 13 -
強調病機淵源
開文倒敘,先從中醫基礎理論來分析病機淵源,陳述辨證思路,然後引出本例的臨床症狀等直敘內容,最後呼應開始的理論引導,環環相扣,點出病機與治法,分析比較詳實,思維跨度較大,是豐富經驗的體現。 病案1:劉某,女,49歲。 心脈之運行,
2017-03-11 8 -
人身諸病 多生於鬱
朱丹溪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鬱。”對於這句話,字面理解非常容易。但要真正在臨床上理解這句話,把這種認識融入到日常臨證中,是有一定難度的。 嘗在朱進忠老師門診抄方,見朱老治療慢性痹痛類病變,每
2017-03-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