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治痤瘡 宜首分陰陽
痤瘡,中醫稱為“肺風粉刺”、“酒刺”、“面皰”等,好發於面部。初期為皮色丘疹,白頭或黑頭粉刺,膿皰,後期可出現結節、囊腫,毛孔粗大、瘢痕及色素沉著,嚴重影響容貌。中醫方法多從熱論治,筆者臨床所見,求治患者中以熱為主者並不多,故遵《內經》
2017-03-11 13 -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醫辨治
流行性腮腺炎,是因感受風溫邪毒,壅阻少陽經脈引起的一種時行疾病。以發熱、耳下腮部漫腫疼痛為臨床特徵。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冬春為最,學齡兒童發病率高。 邪犯少陽,毒熱初聚 症見輕微發熱惡寒,一側或兩側耳下腮部漫腫疼痛,或伴頭痛,咽
2017-03-11 4 -
突出治法
一般為個人觀點的推介,首先直敘症狀、舌脈象作為發揮鋪墊,繼之簡要介紹常多用之治法,加以評論,析其優勢與不足,而後闡明自己的治療特色。 病案1:朱某,女,67歲。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屬中醫心動悸範疇。其心搏或急或緩,或遲澀,或結代
2017-03-11 5 -
肘部損傷別按摩
肘部損傷後如果用力揉捏,不但不能減輕症狀,反而會使肘關節活動受限。這是因為肘關節是一個由6個關節面和3個小關節構成的複關節,其關節間隙很狹窄。 肘部損傷別按摩 肘部損傷後關節的張力較大,在此刻如果進行局部按摩或被動伸屈活動,容易
2017-03-11 9 -
辨證治腰痛
腰痛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而言。 “腰為腎之府”,所以腰痛和腎的關係最為密切。腰痛有外感與內傷等原因,主要應以內因為主,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臨床腰痛一症,大多見於老年或素體虛弱者,即是此故。《證治準繩》雲:“有風、有濕、有寒、有
2017-03-11 10 -
何謂“十二官之相使”
《素問·靈蘭秘典論》根據十二臟腑在人體中的不同分工合作關係,將十二臟腑喻為君臣十二官,分別論述了它們的功能。 何謂“十二官之相使” 心主宰生命活動,通過神明來協調各臟腑的功能,喻為“君主之官”。張介賓注:“心為一身之君主,稟虛靈而含造
2017-03-11 39 -
食物中毒中醫診療技術
胃腸型食物中毒較常見,是由於食用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多發于夏秋季,集體發病,潛伏期短,時間集中,病人有進食變質食物,海產品,醃制食品,未煮熟的肉、蛋食物史。各型食物中毒其感染症狀基本相似,主要表現為腹痛、
2017-03-11 12 -
低熱的辨證施治
有些人經常不明原因發熱,熱度又不高,多在37.5℃~38.2℃。如發熱時間持續在一個月以上的,稱為長期低熱。中醫認為,低熱可由外感、內傷使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所致。由於感受的外邪不同,有邪犯少陽、濕熱傷表等不同證候;內傷發熱又有陰虛、血虛、
2017-03-11 22 -
溫陽化氣治口渴
口渴一症,臨床多見。究其病因,可分外感和內傷兩類。外感引起者,如風熱感冒、陽明證及溫病等。一般病程較短,總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脈浮等症可尋。內傷引起者,一般病程較長,多由陰虛引起,然由陽虛引起者也不少見。 溫陽化氣治口渴 如治某患
2017-03-11 14 -
經方辨治痰飲眩暈
眩暈是目眩與頭暈的總稱,目眩即眼花或眼前發黑,視物模糊;頭暈即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並見,統稱眩暈。其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噁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症狀,甚者可突然僕倒。眩暈屬於虛
2017-03-11 19 -
中醫辨治脫髮
發為血之餘,頭為諸陽之會,陽氣上達,陰血上奉,則發榮色潤,反之會失養而脫。辨證首分虛實,筆者分五型治療,效果良好。 中醫辨治脫髮 氣血雙虛:症見頭髮漸脫,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耳鳴腰酸,倦怠乏力,納差失眠,面色無華,大便溏薄;女
2017-03-11 11 -
患麥粒腫別擠壓
麥粒腫也叫瞼腺炎,是皮脂腺受化膿性球菌感染(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而出現的急性化膿性炎症。近瞼緣處有局限性充血、腫脹,並有壓痛點。三四天后睫毛根部出現黃色膿點,破潰排膿後可迅速消退。 患了麥粒腫不要擠壓,因為眼瞼靜脈與眶內靜脈和顏面
2017-03-11 6 -
嗓子幹癢按兩穴
春天來臨,乍暖還寒。由於天氣乾燥,咽炎、喉炎及扁桃體炎便趁虛而入。許多人感到嗓子發庠,咳嗽不已。輸液、喝藥,應對效果都不好。其實,只要多按按大椎穴和天突穴,就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大椎穴是人體三陽經和督脈交會的大穴,有“陽中之陽”
2017-03-11 6 -
六經病欲解時:仲景創作《傷寒論》之大綱(下)
“六經病欲解時”是仲景創作《傷寒論》的大綱 我們研究發現,“六經病欲解時”是張仲景創作《傷寒論》的大綱,卻不被歷代傷寒注家重視,我們用“六經病欲解時”這把金鑰匙揭開了《傷寒論》的諸多奧秘,為正確解讀《傷寒論》鋪平了道路。“六經病欲解
2017-03-11 47 -
妙用身柱穴防治感冒
中醫學認為感冒是由於風邪乘人體禦邪能力不足時,侵襲肺衛皮毛所致。主要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此外,時令之暑、濕、燥邪也能雜感而為病。故又有夾暑、夾濕、夾燥等不同兼證。《黃帝內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此可
2017-03-11 13 -
中醫辨治失眠
鬱熱失眠:症見失眠,心情煩躁,口苦口幹,眼目紅赤,噁心嘔吐,噯氣,吐痰色黃等。多由於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使脾的運化功能減弱,釀成痰濁,蘊久化火,痰火互結,內擾心神。治宜清心瀉火,健脾化濁,應用清心化濁湯:黃芩12克,黃連12克,柴胡15克
2017-03-11 4 -
木香生用與炒用效不同
木香處方用名又稱廣木香,是菊科草本植物木香的根,具有行氣、調中、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胸、脅、脘、腹各部位氣滯脹痛,在處方中又有生用、炒用兩種用法,二者效用有所不同。 生木香:以行氣止痛為擅長,主要用於脘腹氣滯脹痛之證,多與枳殼、川楝子
2017-03-11 28 -
地黃飲片的真偽鑒別
地黃是常用藥材,分為生地黃和熟地黃。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地黃由於含有糖類物質而色黑質黏,因此極易作假,現介紹簡易的鑒別方法以供參考。 偽品地黃全為飲片,生地黃和熟地黃都有,外形和正品十分相似,都具有一
2017-03-11 46 -
孩子睡不好揉捏小天心和百會穴
近來不少小孩子睡眠不好,甚至每隔一個小時就要醒過來一次,搞得家長也跟著筋疲力盡。不過,孩子睡不好,家長可為孩子揉捏小天心和百會穴調理,效果還不錯。 小天心位於手掌根部大魚際與小魚際相接處,百會穴位於頭部兩耳尖連線中點處,這兩個穴位都
2017-03-11 9 -
紅棗健脾和中補氣血
紅棗,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它含有的維生素C比蘋果、梨、葡萄、桃等水果均高,還含有維生素P、維生素A及B族維生素等,十分有益於人體健康,因此紅棗又有“天然維生素”的美譽。 益顏美容:紅棗中所含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C,能促進
2017-03-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