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過日子, 廚房用具可算是我們的老朋友了。 很多人認為餐具只要能用就沒必要換, 真的是這樣嗎?食品安全專家提醒, 廚具也有使用壽命, 過期廚具應及時更換。
一、燃氣爐視情況而換
有一部分用戶在家中天然氣入戶時, 被告知燃氣灶需要更換。 這方面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主要可能發生的是以下幾個情況:
1、 燃氣灶超出使用年限。 燃氣灶一般的使用期限是8年, 根據產品出廠日期來進行判斷是一個辦法。 但是, 用戶應該進行目測, 如果家中的燃氣灶明顯已經老化, 或者沒有熄火保護裝置, 再或者是小市場上買來的山寨品牌,
2、產品出現破損。 如果燃氣灶出現了生銹、變形, 此時也應該趁著天然氣置換的機會, 添置新的燃氣灶。
3、山寨品牌。 很多家庭在若干年前購置的燃氣灶, 很多都是山寨品牌, 或者品牌已經消失。 因此, 如果產品在使用中出現問題或者危險, 很難聯繫到廠家維修或者賠償。 這一類的燃氣灶產品, 應該儘早更換。
二、竹、木製品半年應更換
取材天然的竹木餐具無毒, 深受消費者喜愛, 但這樣的筷子容易滋生細菌, 如果不注意消毒, 可能引發腸道疾病。 竹木餐具的使用壽命是半年到一年, 家用筷子最好每週消毒一次, 把清洗後的筷子用開水煮30分鐘,
竹木筷子用久了末端顏色會變深, 有的家庭用筷子煎炸食物, 筷子頭也會碳化變黑, 這樣的筷子強度已經變差了, 容易發黴、掉渣、藏汙納垢。 有些“漆筷”中含有鉛、鉻等重金屬, 經煎炸後, 甚至還有重金屬中毒和致癌的風險。 因此, 筷子一旦開裂、變形、變色, 就不應再用了。
三、金屬製品塗層有損就要換
很多人覺得金屬製品安全, 可以終身使用, 其實不然。 以最為常見的鐵鍋為例, 鐵鍋表面保護其不鏽的“食油層”一旦脫落, 鍋中的鏽易引起噁心嘔吐、腹瀉、食欲不佳等。
不銹鋼是由鐵鉻合金摻入鎳、鉬等金屬製成的, 這些金屬中也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 所以, 當發現金屬製成的廚具出現劃損、表層漆或塗層脫落等現象時,
四、陶瓷製品有裂痕即換
瓷器漂亮的彩釉中含有鉛, 當出現裂痕時, 鉛就可能溢出, 混入到食物中。 因此, 有了裂痕的陶瓷餐具便不宜繼續使用了。
餐具的壽命與保養密不可分。 對於陶瓷、金屬等餐廚用具, 我們可通過悉心的保養延長其使用壽命, 然而一旦出現了破裂、變形、脫瓷等現象也應及時更換, 不要為了一時的“節省”, 白白“浪費”掉寶貴的生命。
五、塑膠製品一年一換
塑膠製品輕便不易破碎, 在餐桌上隨處可見。 但它們一旦超期服役, 極有可能變脆、老化, 有害的小分子容易析出, 成為誘發癌症的危險分子。 如果您發現塑膠餐具有劃損, 原本光滑的表面變得粗糙, 或是有刺鼻的“塑膠味”,
六、洗碗布一個月一換
洗碗布最好一個月左右更換一次。 有研究顯示, 20%的洗碗布內隱藏著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足以導致疾病的細菌。 特別是在夏天, 清潔不徹底的洗碗布更會滋生大量細菌, 使餐具在洗滌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 非但起不了清潔作用, 還可能因“二次污染”而影響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
因此, 每天刷完鍋碗瓢盆後, 應用洗潔精和清水將洗碗布徹底清洗, 然後掛在通風處自然晾乾。 洗碗布用得越久含菌數就越多, 有條件者, 最好每兩天將洗碗布加熱消毒一次。 不過, 即使這些都做到了, 也應每月更換一次, 以更好地保障家人健康。
提醒一下, 洗碗布最好不要選化纖的,
七、切菜板經常清洗可長用
經常清洗, 切菜板可長期使用切菜板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殺死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病菌在於怎樣清洗切菜板而不是扔掉它。 伊利諾大學微生物學副教授布藍達·威爾遜博士說:“當你覺得切菜板看上去實在沒法再用了, 可以換個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