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上老年人的余壽中,
有2/3的時間都處於帶病期。
也就是說,
一個活到80歲的老人,
在其生命的最後14年都在受到疾病的折磨。
沒病沒災的健康老人要防病、養生;已經有了病的老人,
則要積極治病、療養,
最起碼做到“吃動兩平衡”。
飲食上,
少油少鹽,
每天6克鹽、25兩油要卡住,
該補充的營養也別捨不得;鍛煉上,
堅持多走路,
其他運動量力而行,
該服老的時候還是要服;再加上戒煙限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境,
差不多就算遵循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理論,
可以安享晚年了。
不過,
在養生、療養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問題。
推薦閱讀:選購中老年奶粉的小竅門
首先來說,
任何一種養生知識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因而就需要你通過實踐,
用心去尋找適合自己的。
如人人都說“每天一蘋果,
醫生遠離我”,
但如果你吃了蘋果會不舒服,
就不能強求。
而那些選擇不屑一顧的人,
恐怕更多的是存有僥倖心理,
覺得有人成天大吃大喝,
麻將不離手,
不也一樣活得挺好嘛。
對此,
我只能說,
人和人的基因、所處環境、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
不能用個性代替共性,
因為被絕大多數人認可的東西,
通常是對的。
最好的醫生是你自己,
不管是指導養生,
還是防治疾病,
當然, 不管醫療如何進步, 人們也無法從疾病和衰老中解脫出來, 因而, 我們要做的, 就是讓疾病晚來得一些, 再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