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偽裝久了,便忘了自己的初衷

養生之道網導讀:

每個人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時,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1818年, 清代作家李汝珍的小說《鏡花緣》問世。 在這部小說中, 有一個“兩面國”, 國中的人長著兩張臉, 前面一張臉倒是尋常, 後面一張臉卻是十分醜陋兇狠、猙獰齷齪, 輕易不能露出的。 尤為奇怪的是, 越是前面那臉正氣凜然、相貌堂堂、慈眉善目或者天真爛漫, 背面那張臉越是猥瑣奸邪、惡形惡狀。 所以, 兩面國人一概都戴一頂特製帽子遮蓋, 名為浩然巾。

兩百多年前的小說, 仍然不失諷刺現實的力度。 相信很多人都參加過這樣的同學聚會,

那簡直就是一場幸福的攀比大會。

你在哪上班?在哪家公司當老總?一年有幾次出去度假?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

我, 就是一個普通小職員。 有的人灰溜溜地回答, 語氣不太壯。

是嘛, 我在證券公司, 一萬多。 沒辦法, 你知道, 金融系統嘛。

你們就是好啊, 我們在石油, 工資倒不高, 就是福利還可以, 吃什麼都不用花錢。

還是你們好, 你們是大權在握啊……

哪裡哪裡, 你們掙的才是實在的錢……

這群人都在比拼著自己的幸福, 誰也不甘落後。 大家不約而同的都會玩一個遊戲, 就是先把自己損一遍, 然後再狂誇一頓別人, 然後享受別人更加猛烈的誇獎。 大學同班同學, 是你最熟悉的人, 又是你最不熟悉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大學四年,

一起同窗甚至同寢室, 同學的性格特點甚至生活習慣(比如打呼嚕)你都瞭若指掌, 所以說是你最熟悉的人;可是, 大學同學都是來自五湖四海, 他在上大學之前的成長經歷、家庭背景, 你可能就不一定那麼清楚了。 據我瞭解, 大學同學裡面, 去過對方老家的人很少。 這樣一來, 畢業後, 大家的情況就非常複雜了:

找工作時, 有的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獲得, 有的是通過家裡的關係, 有的則通過自己的處世技巧……在各自的崗位上進行奮鬥, 有的買了房子, 有的買了車子, 有的結婚生子……關於具體其中的情況, 你可能都不太瞭解。 那麼, 大學同學經常聚會, 難免看到哪位同學買車了或者聽說哪位同學買房了之類的事情,

也許你表面上波瀾不驚, 冷靜淡然。 但是, 在你聚會結束的路上或者回到家後, 你內心深處有時會不會這樣想呢:哎呀, 想當年我成績比那個誰好多了, 怎麼他現在都混上經理了, 我還是個小職員啊;想不到啊, 那哥們才畢業不到一年就買房子了, 都是同一屆的, 我怎麼就還租地下室呢?諸如此類。

這樣就變成了你在同學的擁有裡尋找你自己的痛苦。 你既想從同學的擁有裡找自己的影子, 又想拽著同學這根繩子從自己的擁有中跳離。 於是, 當在同學的擁有裡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和拽著同學的繩子沒有從自己的擁有中跳離時, 就開始怨天尤人或者破罐破摔了。 如此, 久而久之也就把生活當作了負擔, 隨之便會覺得生活充滿了痛苦。

人比人, 氣死人。 當你過度地和同學“湊乎”在一起的時候, 就會像兩隻想抱團的刺蝟一樣, 可能要被對方身上的“刺”給紮痛。

幸福或許的確是一個比較級, 但是要有東西墊底才感覺得到。 關鍵看你怎麼比, 跟誰比。 兩個人過日子, 就像一口炒菜鍋架爐子上, 趕上手藝好的, 人家能做出美味佳餚, 趕上不精通烹飪之法的, 能做熟已經算不錯了。 可甭管是什麼樣的大師傅, 鍋裡乾乾淨淨, 你再摸摸鍋底兒, 人人能蹭一手黑。 家家都有黑鍋底兒, 才是婚姻的真相。 關鍵在於, 你是看鍋裡還是看鍋底。 旁人的評價不是定論, 適合不適合、幸福不幸福, 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 沒必要戴著面具偽裝著去炫耀什麼。

事實上,

從心理學來說,

一個人越缺什麼, 就會炫耀什麼

, 他會覺得身邊的其他人也覺得自己缺。 於是他就會不斷地表達說自己其實不缺, 一不小心就過了。 這個結果就是,

他不斷地表達的東西就是自己最缺乏的, 這個法則有人稱之為“口是心非法則”。

此法則看人非常有用:你看一個人覺得自己缺什麼, 你就看他不斷強調什麼就好了。

如果這個口是心非原則用於生活中, 你會發現那種越是強調價值的人, 往往內心越缺乏這件事情的價值。

反復強調自己容貌和年齡的人, 自信心很有問題。

反復強調自己職務的人, 能力一定好不到哪裡去。

反復強調化妝品和衣服名牌的人, 審美能力值得懷疑。

從某種程度上說, 如果一個人什麼都不缺, 他不會樂於秀什麼。

自己的工作比較一般,就會用各種事件來證明這個工作好。

孩子不聽話,就會逮牢各種小細節來誇獎孩子。

婚姻不幸福,就會編造一些事顯示老公多愛自己。

這樣的人,戴著面具,當著演員。他們總是在有人的時候偽裝自己的情緒和心情,只想讓大家看到好的一面,但有時候自己又會很難受。你也許會笑一笑不置可否,但這確實是一些人的困惑。想做自己不能,偽裝的面具又太累,究竟如何是好?

曾經看過一句話:“小丑的悲哀,只有面具能懂。”讀著很辛酸。的確,小丑戴著面具表演,大家只看到了他的笑臉,所以即使他摔倒了,痛了哭了,大家都以為他是在表演,沒人能懂他內心真正的感受。問題是,一個人偽裝久了,便不由自主地忘了自己的初衷。面具戴久了,便成了皮膚,撕下來時難免血肉模糊,那種痛誰能知?又有誰還會記得你當時也是一副天真的模樣?

天真本指心地單純,性情直率,不做作,不虛飾。然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生活閱歷的日漸豐富,對人、事、物、景產生了許多新認識、新想法、新理解、新心計、新謀略,於是,漸漸淡忘了天真,遺棄了天真,變得越來越成熟老練、圓滑世故、工於心計。不得不時時、處處、事事都為自己的心靈設防,常有言不由衷之感,不得不戴著面具做人。

不要戴著面具做人,自己該怎麼做就怎麼去做,不要為了一些小事而把自己真實的面孔偽裝起來,那樣不好。身體上的勞累是暫時的,精神上的困惑卻格外傷神。不必整天捧一張虛偽的臉,仿佛色彩斑斕卻灰暗空虛;更沒必要在別人面前擺出一副高傲的神態,或許別人只是不計較那已過去了的小事,為的是讓我們的日子更精彩、更充實。

前陣子看過一部電影《婚前試愛》,裡面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是張小嫻的語錄:“你愛他就要先傷害他,因為內疚是維繫愛情的最好方法。”聽起來有點道理,但又不大認同。

裡面的男女主人公明明都戴著面具,卻還試探著問對方信不信自己。最終雖然結婚在一起了,但是這段婚姻能維持多久不好說。我覺得,以愛的名義去傷害別人是可恥的。

愛應該是彼此關懷,而不是互相責怪。

愛應該是真心守候,而不是你爭我鬥。

愛應該是同心默契,而不是貌合神離。

愛應該是兩不疑猜,而不是各懷鬼胎。

如果愛情是要靠維繫,那已經演變親情或婚姻。把內疚心轉化為責任心,或許也是張小嫻對當下社會真愛缺失、人人都戴著面具生活而無奈做出的一種可行性建議吧。其實,我們都不是政客,沒必要粉墨登場。“生當如琉璃,身心俱明澈。”懷有一顆通透的心,不偽裝、不顯擺,做一個明澈的人,做一個簡單的人。摘下面具,不矯情、不做作,讓陽光照進你陰暗的心房,撥開濃霧重見天日。真實的面孔最動人,真實的生活更精彩。

不要拿著別人的地圖尋找自己的路,不必豔羨他人,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你該學會相信自己,再學會欣賞自己,試著把自己最亮麗的一面找出來,並呈現在陽光下。

生命是自己的,除了必要的擔當,更該為自己活著。

他不會樂於秀什麼。

自己的工作比較一般,就會用各種事件來證明這個工作好。

孩子不聽話,就會逮牢各種小細節來誇獎孩子。

婚姻不幸福,就會編造一些事顯示老公多愛自己。

這樣的人,戴著面具,當著演員。他們總是在有人的時候偽裝自己的情緒和心情,只想讓大家看到好的一面,但有時候自己又會很難受。你也許會笑一笑不置可否,但這確實是一些人的困惑。想做自己不能,偽裝的面具又太累,究竟如何是好?

曾經看過一句話:“小丑的悲哀,只有面具能懂。”讀著很辛酸。的確,小丑戴著面具表演,大家只看到了他的笑臉,所以即使他摔倒了,痛了哭了,大家都以為他是在表演,沒人能懂他內心真正的感受。問題是,一個人偽裝久了,便不由自主地忘了自己的初衷。面具戴久了,便成了皮膚,撕下來時難免血肉模糊,那種痛誰能知?又有誰還會記得你當時也是一副天真的模樣?

天真本指心地單純,性情直率,不做作,不虛飾。然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生活閱歷的日漸豐富,對人、事、物、景產生了許多新認識、新想法、新理解、新心計、新謀略,於是,漸漸淡忘了天真,遺棄了天真,變得越來越成熟老練、圓滑世故、工於心計。不得不時時、處處、事事都為自己的心靈設防,常有言不由衷之感,不得不戴著面具做人。

不要戴著面具做人,自己該怎麼做就怎麼去做,不要為了一些小事而把自己真實的面孔偽裝起來,那樣不好。身體上的勞累是暫時的,精神上的困惑卻格外傷神。不必整天捧一張虛偽的臉,仿佛色彩斑斕卻灰暗空虛;更沒必要在別人面前擺出一副高傲的神態,或許別人只是不計較那已過去了的小事,為的是讓我們的日子更精彩、更充實。

前陣子看過一部電影《婚前試愛》,裡面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是張小嫻的語錄:“你愛他就要先傷害他,因為內疚是維繫愛情的最好方法。”聽起來有點道理,但又不大認同。

裡面的男女主人公明明都戴著面具,卻還試探著問對方信不信自己。最終雖然結婚在一起了,但是這段婚姻能維持多久不好說。我覺得,以愛的名義去傷害別人是可恥的。

愛應該是彼此關懷,而不是互相責怪。

愛應該是真心守候,而不是你爭我鬥。

愛應該是同心默契,而不是貌合神離。

愛應該是兩不疑猜,而不是各懷鬼胎。

如果愛情是要靠維繫,那已經演變親情或婚姻。把內疚心轉化為責任心,或許也是張小嫻對當下社會真愛缺失、人人都戴著面具生活而無奈做出的一種可行性建議吧。其實,我們都不是政客,沒必要粉墨登場。“生當如琉璃,身心俱明澈。”懷有一顆通透的心,不偽裝、不顯擺,做一個明澈的人,做一個簡單的人。摘下面具,不矯情、不做作,讓陽光照進你陰暗的心房,撥開濃霧重見天日。真實的面孔最動人,真實的生活更精彩。

不要拿著別人的地圖尋找自己的路,不必豔羨他人,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你該學會相信自己,再學會欣賞自己,試著把自己最亮麗的一面找出來,並呈現在陽光下。

生命是自己的,除了必要的擔當,更該為自己活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