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上班族而言, 午睡的條件非常有限, 若能躺在椅子上睡一覺, 好像還值得欣羡呢。 然而這一看似對身體有益的習慣背後, 卻潛藏著健康隱患。 躺在椅子上睡覺時間過長, 會對後頸部的動脈造成壓迫, 導致大腦供血不足。 而對於頸椎病患者來說, 這種姿勢會給本已不暢的供血造成阻礙, 直至產生頭痛、頭暈、噁心等症狀, 還可引起血栓形成, 引發腦梗塞。
看看周圍的人們, 午休時大都坐在椅子打盹兒, 或乾脆趴在桌上枕胳膊入睡, 這些睡姿並不科學。
人體在睡眠狀態下, 肌肉放鬆、心率變慢, 流入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
如果條件允許, 午睡最好睡在沙發上, 這樣能使身體伸展開, 放鬆進入睡眠。 即便達不到平躺的條件, 睡覺時也應在頭後墊一些柔軟的物品做枕頭, 而不是把頭耷拉在椅背上或以臂為枕。
此外, 吃過午飯後, 宜先做些輕微活動如散步、瑜伽等, 之後再午睡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午睡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以1小時以內為宜, 這樣既能有效消除疲勞, 又不至於睡得過沉至不易醒來。 午睡醒來後, 不宜馬上站起身, 應慢慢坐起來, 活動活動, 過幾分鐘再進入工作狀態。
這樣的午睡方式, 才可以真正達到緩解疲勞的目的, 從而利於之後的工作狀態和長久的健康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