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並非不治之症, 目前有許多降壓藥能把血壓穩定在正常的水準, 從而避免許多併發症的發生。 但很多高血壓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太隨意, 而忽視了一些用藥細節, 不僅影響療效, 有些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關鍵1:間斷服藥後果重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壓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 血壓降至正常, 便自行停藥, 結果沒過多久血壓再度升高。 如此這般, 不僅加重病情, 還容易使機體產生耐藥性, 甚至引起“高血壓危象”等急症。 如長期服β-受體阻滯劑突然停藥, 可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心絞痛發作甚至猝死。
關鍵2:吃藥不跟感覺走
許多高血壓患者僅憑自我感覺服藥, 感覺舒適的時候不測血壓, 就減量服用或不服降壓藥物。 一旦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 就加大藥量。 殊不知, 血壓忽高忽低或下降過快, 同樣會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症狀。 如果不監測血壓而盲目服藥, 不僅不能控制血壓穩定, 還會使病情惡化, 誘發其它心腦血管疾患。
關鍵3:道聼塗説危害大
高血壓患者在選藥時要注意因人而異, 其實沒有一種降壓藥普遍適用於所有人, 所以決不可搬用別人的經驗, 用別人的藥方服藥。
關鍵4:沒有症狀要服藥
有些高血壓患者雖然血壓高, 卻無任何自覺症狀, 便以為不用服藥。 其實, 即使是無症狀高血壓, 如果長期不服藥, 也會使病情加重,
關鍵5:加大劑量要慎重
大劑量用藥雖然可使血壓下降得多一點, 但藥物的副作用與不良反應也隨之增加。 所以, 對於慢性血壓升高者, 不必急於使其血壓降至正常, 應逐步使其接近正常, 以避免發生意外。
關鍵6:聯合用藥降壓好
大約2/3的高血壓病人用一種降壓藥就可以使血壓降到正常;1/5的病人需兩種降壓藥合用, 才能使血壓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壓病人則需三種降壓藥合用。 如果屬於後兩種情況, 而只服一種降壓藥, 血壓自然很難降至正常水準。
關鍵7:睡前服藥須謹慎
人在睡眠後, 血壓比白天下降20%左右。 如果睡前服藥, 兩小時後血藥濃度達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