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國內外學者對蛋白質的攝入與高血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結果表明, 多攝入優質蛋白質可使高血壓的發病率下降, 即使高鈉飲食, 只要攝入高品質動物蛋白, 血壓也不升高。 日本近年來腦血管病死亡率明顯下降, 據認為這與日本人膳食中肉、蛋、奶等動物蛋白增高有關。 一些沿海地區漁民長期海上作業, 精神高度緊張, 睡眠時間少, 吸煙飲酒普遍量大, 鹽的攝入量也高, 雖然存在許多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可是漁民的高血壓患病率都比較低, 冠心病和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也較低, 專家們認為與膳食中蛋白質攝入多以及不飽和脂肪酸高有關。
優質動物蛋白質預防高血壓的機理, 可能是通過促進鈉的排泄, 保護血管壁, 或通過氨基酸參予血壓的調節(如影響神經遞質或交感神經興奮性)而發揮作用。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強調素食來預防高血壓是不可取的。 我們在飲食中應適當地選擇動物蛋白, 如雞、鴨、魚、牛奶等, 尤其是優質魚是不可少的。
蛋白質對預防高血壓有一定作用, 但是從蛋白質的代謝來看, 作為升壓因數的可能性並不能完全排除, 因為在蛋白質的分解過程中, 可以產生一些具有升壓作用的胺類, 如酶胺色胺、苯乙胺等, 這些物質在腎功能正常時能進一步氧化成醛, 由腎臟排出體外。
蛋白質的蛋白質食物來源可分為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兩大類。 植物蛋白質中, 穀類含蛋白質10%左右, 蛋白質含量不算高, 但由於是人們的主食, 所以仍然是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特別是大豆含蛋白質高達36%~40%, 氨基酸組成也比較合理, 在體內的利用率較高, 是植物蛋白質中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
蛋類含蛋白質11%~14%,
肉類包括禽、畜和魚的肌肉。 新鮮肌肉含蛋白質15%~22%, 肌肉蛋白質營養價值優於植物蛋白質, 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計算一天的蛋白質需要量
蛋白質的需要量, 因健康狀態、年齡、體重等各種因素也會有所不同。 身材越高大或年齡越小的人, 需要的蛋白質越多。
以下數字是不同年齡的人所需蛋白質的指數:
年 齡 1—3 4—6 7—10 11—14 15&18 19以上
指 數 1.80 1.49 1.21 0.99 0.88 0.79
其計算方法為:
先找出自己的年齡段指數;再用此指數乘以自己體重(公斤);所得的答案就是您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質克數。
例如:體重50公斤, 年齡33歲, 其指數是0.79。
0.79×50=39.5克。 這就是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質的量。
平均一天之中蛋白質的需要量最少約是4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