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您的孩子準備好幼升小了嗎?

從幼稚園到小學, 面臨最大的變化, 就是學習內容的改變。

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三本書

“幼小銜接”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上學的自信心, 只有自信了才能勇敢地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勇敢地接受各種挑戰。 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三本書:第一本書是《三字經》, “一部三字經, 半部勸學習”。 這個讀, 不是機械地讀, 而是要讓他理解。 第二本書是《弟子規》, 它教孩子從6歲啟蒙開始, 怎麼來做人做事。 家長還要幫助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自我介紹準備, 因此推薦的第三本書是繪本《我的名字叫克裡桑斯美美菊花》, 看了這本書孩子就知道怎麼來做自我介紹了,

這對孩子慢慢發現自己、融入新集體非常重要。

當然, 這個假期幫孩子準備一份個人檔案也很有必要, 讓老師能迅速瞭解您孩子的情況。 個人檔案裡應該包括孩子身體的基本資訊, 比如特殊病史、過敏史、運動禁忌、家長聯絡方式, 最好用一些具體的例子告訴老師, 孩子的語言發展狀況、情感、社會性、藝術、肢體運用能力等, 比如在幼稚園裡參加過哪些所謂一技之長的學習。

生活習慣向學習習慣遷移

談到小學的學習習慣有些空泛, 但家長可以先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讓生活習慣向學習習慣遷移。 您的孩子就得有這八個習慣, 編成順口溜就是:放好書包換鞋衣;講究衛生把手洗;然後喝水吃東西,

趕緊坐定先複習;再做作業心有底, 檢查對錯需仔細;明天學啥我先預習, 收拾準備好歡喜。 培養學習習慣要力戒拖延和磨蹭, 讓孩子養成幹什麼一定是大腦充分的興奮, 然後在短時間之內迅速把事情做完。 複習舊課和預習新課, 這個習慣在小學裡頭不是很見效, 但是等孩子上了初中, 就會發現這個習慣對他來說真是太重要了。

上小學了, 家長還要注意, 有些孩子可能做完作業後會說:“媽媽, 我寫完了, 你幫我看看。 ”家長一定要給他說:“寶貝, 媽媽可以幫你看看, 但是你必須明白, 這是你自己的任務, 媽媽是來幫你的, 不會告訴你哪裡錯了, 只會告訴你這裡有幾個錯誤。 等到考試的時候, 誰來幫你做檢查啊?所以還得你自己去學會檢查。

最後一個習慣也很重要, 不少小學生回家之後就跟媽媽說:“媽媽, 今天沒作業, 我去玩了。 ”這是典型的蒙家長行為, 還有一個準備的作業呢?一定要準備到第二天早晨拎包就走, 千萬別一大早才說, “媽媽, 今天班主任說要交xx錢”、“媽媽, 音樂老師說要戴頭飾”……昨晚幹什麼去了?建議家長把這八個習慣做成表格, 貼在孩子的書桌邊, 做完一步就劃一道橫線, 等八步都做好了, 今天的作業才算做完。 一個月肯定能把這個習慣形成。

儘快提高孩子入學成熟水準

上面說的那些準備, 都是家長説明孩子在做週邊的準備, 決定孩子小學生活的品質, 重點卻不在這裡。 專家提出了“入學成熟水準”這樣一個概念,

來幫助家長檢測孩子是否做好了就讀小學的準備。 他將兒童入學成熟水準分為八大能力, 即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知覺轉換能力、運動協調能力、數學準備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學習品質。 如果孩子達到入學成熟水準, 在學習知識, 理解老師語言、眼神及動作暗示等方面會十分迅速, 被老師表揚的機會就多一些, 孩子就會更加積極、努力。 反之, 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入學成熟水準, 儘管並不笨, 但由於不在同一起跑線上, 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影響自身的發展, 甚至導致不會聽講、磨蹭、緊張焦慮、自我評價低等問題。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能力發展未達到入學成熟水準, 要麼推遲入學, 要麼就利用這個暑假, 為孩子做針對性的能力發展訓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