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傻:得過且過
別看現在這個社會競爭激烈, 但總有人能“超然物外”、我行我素, 領導再怎麼急於出成績、見效益, 那也跟我沒關係, 我就這麼著了。
病理分析:這種人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真傻、也真懶, 另一種人是裝傻, 其實往往很聰明、有能力、也不乏思想, 表面看是偷懶, 實際上是糊弄事, 讓人說深了不是、說淺了不是:您不是讓我幹活嗎, 我幹了, 讓幹多少幹多少, 您還想怎麼著啊?可那活品質如何?咳, 差不離兒得了, 較什麼真兒啊, 給這點錢, 值當我拚命嘛!
第二傻:沒有危機意識
前一年, 各種媒體近乎沒有腦子地爆炒網路經濟,
病理分析:其實不僅網路公司,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裡都會遇到危機, 有競爭的危機, 也有失業的危機。 所以, 咱們腦子裡要時刻崩緊這根弦, 早做準備、多做準備, 才不會在危機來臨之時抓瞎。
第三傻:幹耗不充電
看似與本質工作無關的東西, 學它幹嗎, 又用不著!
病理分析:徐琳因考不考車本的問題與老公“杠”過好幾次了。 徐琳是一家雜誌社的美術編輯,
第四傻:兼職兼到頭暈
“狗攬八泡屎”(話糙理不糙), 有機會就要兼職掙錢, 腦袋都大了。
病理分析:兼職既能把一個人的特長發揮到極至, 又能最大限度地創收, 所以很多人願意做兼職的工作。 如果有這個能力, 機會又合適, 無可厚非(國家明令不允許兼職的人員除外)。 但如果一人身兼4職、5職, 兼到頭暈腦脹的程度, 肯定會有得不償失的一天。
第五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凡事三緘其口, 不問就不說, 寧可讓好想法爛在肚子裡。
病理分析:當年, 部門裡就有一個這樣的同志, 明明極為聰明, 好創意一個一個往外面冒, 就是不說。 開會的時候, 她從來不主動發言, 可到讓她做什麼策劃的時候, 那些火花呀、創意呀, 又讓你不得不承認她做得漂亮。 我曾經幾次跟她談過, 我認為每一個部門的成就是大家一起創造的, 在同一個集體裡沒有與自己無關的事。 可她說, 不是我分內的事情我為什麼要替別人操心。 唉, 人是聰明人, 就是沒有團隊意識。
第六傻:機會來臨抹頭就跑
因為害怕失敗, 所以不敢嘗試新的、更高一層的工作。
病理分析:這是何惠最為懊悔的一件事了。
第七傻:尋找靠山急於表現
話裡話外、明著暗著告訴同事:“我是XXX的人。 ”病理分析:沒有一個打工的人不願意跟老闆搞好關係, 除非你自己當老闆。 跟老闆搞好關係的基礎是什麼?是你要有自己的一套,
第八傻:把沒思想show給你看
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讓做“一”決不做“二”, 不會做也不想怎麼怎樣才能做。
病理分析: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 但也不能人人都是木頭吧?只有木頭才沒有自己的思想。 一般而言, 領導如果讓你做到1, 他會點撥到0.5, 但他希望你能想到2甚至3,做到1.5或2.假如你連想都不想,就那麼照方抓藥似的做了,肯定不會出彩。領導喜歡的是創造性地理解,然後發揮,而不是把沒思想show給他看。
但他希望你能想到2甚至3,做到1.5或2.假如你連想都不想,就那麼照方抓藥似的做了,肯定不會出彩。領導喜歡的是創造性地理解,然後發揮,而不是把沒思想show給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