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失眠的症狀檢查

睡眠不足, 難以入睡, 就是俗稱的失眠, 睡眠的症狀在臨床以不易入睡,睡後易醒,醒後不能再寐,時寐時醒,或徹夜不寐為其證候特點,並常伴有日間精神不振,反應遲鈍,體倦乏力,甚則心煩懊惱,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及工作、學習和生活。

一、失眠症狀的概述

失眠會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注意力不能集中, 它的最大影響是精神方面的, 嚴重一點會導致精神分裂和抑鬱症、焦慮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功能性疾病, 以及各個系統疾病, 如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等。

二、失眠的具體症狀表現

1、入睡困難;

2、不能熟睡,睡眠時間減少;

3、早醒、醒後無法再入睡;

4、頻頻從惡夢中驚醒, 自感整夜都在做惡夢;

5、睡過之後精力沒有恢復;

6、發病時間可長可短, 短者數天可好轉, 長者持續數日難以恢復;

7、容易被驚醒, 有的對聲音敏感, 有的對燈光敏感;

8、很多失眠的人喜歡胡思亂想;

9、長時間的失眠會導致神經衰弱和抑鬱症, 而神經衰弱患者的病症又會加重失眠。

二、中醫看失眠

從中醫角度看, 失眠基本為五種類型:

1、肝鬱化火:多由惱怒煩悶而生, 表現為少寐, 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脈弦而數。 方以龍膽瀉肝湯為基礎。

2、痰熱內擾:常由飲食不節, 暴飲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 導致腸胃受熱, 痰熱上擾。

表現為不寐、頭重、胸悶、心煩、喛氣、吞酸、不思飲食, 苔黃膩, 脈滑數。 方以溫膽湯為基礎。

3、陰虛火旺:多因身體虛精虧, 縱欲過度, 遺精, 使腎陰耗竭, 心火獨亢, 表現為心煩不寐, 五心煩熱, 耳嗚健忘, 舌紅, 脈細數。 方以朱砂安神丸、二至丸為基礎。

4、心脾兩虛:由於年邁體虛, 勞心傷神或久病大病之後, 引起氣虛血虧, 表現為多夢易醒, 頭暈目眩, 神疲乏力, 面黃色少華, 舌淡苔溥, 脈細弱。 方以歸脾湯為基礎。

5、心膽氣虛:由於突然受驚, 或耳聞巨響, 目暏異物, 或涉險臨危, 表現為噩夢驚擾, 夜寐易醒, 膽怯心悸, 遇事易驚, 舌淡脈細弦。 方以安神定志丸為基礎。

三、失眠的症狀臨床表現

1、睡眠潛入期: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2、睡眠維持:夜間覺醒次數超過2次或淩晨早醒;

3、睡眠品質:多惡夢;

4、總的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

5、日間殘留效應:次晨感到頭昏, 精神不振, 嗜睡, 乏力等。

四、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狀表現

1、輕度:偶發, 對生活品質影響小;

2、中度:每晚發生, 中度影響生活品質, 伴一定症狀;

3、重度:每晚發生,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臨床症狀表現突出。

五、不同病因引起的失眠症狀

1、因身體疾病造成的失眠

失眠的身體疾病有心臟病、腎病、哮喘、潰瘍病、關節炎、骨關節病、腸胃病、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甲狀腺功能亢進、夜間肌陣攣綜合征、腦疾病等。

2、因生理造成的失眠

環境的改變, 會使人產生生理上的反應, 如乘坐車、船、飛機時睡眠環境的變化;臥室內強光、噪音、過冷或過熱都可能使人失眠。 有的人對環境的適應性強,

有的人則非常敏感、適應性差, 環境一改變就睡不好。

3、心理、精神因素導致的失眠

心理因素如焦慮、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心情不愉快等, 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 生活的打擊、工作與學習的壓力、未遂的意願及社會環境的變化等, 會使人產生心理和生理反應, 導致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 造成大腦的功能障礙, 從而引起失眠。

4、服用藥物和其他物質引起的失眠

服用中樞興奮藥物可導致失眠, 如減肥藥苯丙胺等。 長期服用安眠藥, 一旦戒掉, 也會出現戒斷症狀——睡眠淺, 噩夢多。

5、對失眠的恐懼引起的失眠

有的人對睡眠的期望過高, 認為睡得好, 身體就百病不侵, 睡得不好, 身體上易出各種毛病。 這種對睡眠的過分迷信,

增加了睡眠的壓力, 容易引起失眠。

失眠專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