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屬於骨科疾病, 而且現在很多人都在研究拇外翻的發病機制, 那麼, 拇外翻的發病機制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請專家來為大家介紹下拇外翻的發病機制。
拇外翻的發病機制是由於拇長伸肌、拇長屈肌和拇收肌緊張牽拉, 拇趾沿其長軸外旋外翻趾甲向中線, 並繼續加重。 在內側拇展肌和拇短屈肌內側頭及其內籽骨向外移位, 失去外展作用, 進而在外側的拇收肌與拇短屈肌外側頭攣縮, 外側關節囊攣縮並增厚, 拇趾向外半脫位, 外側籽骨變大, 移於第1、2蹠骨頭之間, 拇趾外翻推動第1蹠骨內翻,
由於拇收肌緊張勞損, 足橫弓變平, 第2、3蹠骨頭向蹠側端塌陷, 負重、摩擦致該處皮膚增厚形成胼胝。 拇趾向外翻、擠壓第2趾, 佔據2趾之位置, 將2趾抬起與拇趾重疊, 使2趾蹠趾關節過伸, 近端趾間關節屈曲, 成為錘狀趾, 突出於拇趾與第3趾背側, 近端趾間關節背側受鞋面摩擦、擠壓, 亦產生胼胝疼痛。 這是拇外翻的發病機制。
以上就是拇外翻的發病機制的相關介紹, 僅供大家參考, 在此希望廣大女性朋友能及早做好拇外翻的預告工作, 另外, 若您對拇外翻的發病機制還有什麼疑問, 請諮詢線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