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宅”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表現的形式, 這其實不算不健康, 只不過, 這樣的獨居生活過得久了, 需要警惕, 不要由於這種生活方式而患上“社交恐懼症”, 變得封閉, 害怕與外界社會接觸。
如何解決“宅”之心理隱患
與社會保持一定互動
選擇“宅”生活的人, 應當注意安排一定的時間, 與外界接觸, 會會朋友, 出去買買東西, 而不要總是從網上訂購, 無論如何, 要與社會保持互動。 還可以多做運動, 有空出外旅遊, 再培養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
保持一定的生活習慣
長時間呆在家裡, 容易導致生活節奏混亂,
以下三種狀況, 是“宅人”們需要注意避免的:
1.日夜顛倒
由於沒有上班或學習的時間限制, 宅男宅女們經常日夜顛倒, 或者想睡就睡, 睡夠就醒, 沒有形成固定的生物鐘。 生活習慣錯亂, 容易出現頭暈、情緒波動大等症狀。
建議:既然沒有準時上班的壓力, 要求自己每天六點準時起床, 顯然也是不大現實的。 晚一點入睡, 晚一點起床, 也並非不可。
2.三餐不定
宅人們三餐不定, 還經常以速食食品、零食果腹。 長此以往, 腸胃容易受傷害, 出現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症狀, 再加上速食食品常含有防腐劑, 長期可能導致胃脹、便秘、腸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建議:飲食上, 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補充維生素、蛋白質, 令自己有均衡的營養。 另外, 建議吃胡蘿蔔和動物肝臟, 有助於護眼。 還可以多吃深色蔬菜, 例如紫色的花椰菜, 這種蔬菜有助於清除氧自由基, 而氧自由基是造成疲勞的原因, 所以也有助於消除疲勞。
如果消化不良, 可以用淮山藥、薏米煮湯喝,
3.死守電腦宅男宅女們缺少運動
長時間守在電腦前, 長期保持姿勢不變, 容易引起肢體關節的不適, 例如頸椎、腰椎疼痛, 手腕及手指酸脹。
建議: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 每過一小時要活動一下, 做十分鐘運動。 如在肩、肘、手腕、手指等部分做繞環運動, 正繞二十圈, 反繞二十圈, 一定要活動到手指的關節, 因為手指長時間按滑鼠或鍵盤時,
另外, 注意滑鼠的位置最好放在低於肘部3至5釐米的位置, 至少不能高於肘部, 應使肘關節處於放鬆的狀態。 最後, 不管怎樣不喜歡運動, 飯後最好還是稍微活動一下。
誰是邊緣宅人?
有一些人其實也可以排入宅人之列, 只是目前, 他們有另外的稱號。
1.家庭主婦
全職的家庭主婦, 整天呆在家裡, 最多也就是上市場買菜, 叫朋友打幾圈麻將而已, 個人的社會職能並沒有實現, 而且缺乏與外界的有規律的交往。 尤其是長期留守家中的青年家庭主婦, 更容易產生“社交恐懼”類心理障礙。 建議多與朋友往來, 還可以參加一些公益性質的社交活動, 充實自己。 如果想要到外界工作, 開始之前,
2.退休老人
退休老人也是另一種“隱性”宅人, 只是目前多數稱其為“空巢老人”。 這些人容易出現睡眠障礙、社交恐懼等症狀, 在家庭中的矛盾也有增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