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調整幫助改善老年人失眠

大概一半的老年人都會出現失眠的狀況, 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未得到改善, 那麼勢必對老年人的身體是一個很大的損害, 其實多數老年人失眠都是由於心理上的因素, 那麼要如何從心理上對這種情況進行改善呢?

老年人的睡眠方式多是間歇睡, 睡睡醒醒、醒醒睡睡, 夜晚很難睡足8個小時, 但白天打盹, 累計下來, 一天的睡眠量也接近8個小時, 成年人一般每天睡眠5~7小時, 最多也就是7個半小時。 許多探討睡眠學的人認為, 失眠本身算不上什麼疾病, 而只是暗示著身體上或情感上或行為上出了問題,

從而影響了大腦的正常功能, 妨礙了大腦發出睡眠的指令。 老年人一旦出現暫時的失眠, 不要為之急躁。 有些人剛躺下不久就擔心是否能人睡, 這樣越擔心就越睡不著, 結果出現了病態性恐懼失眠症。

實際上老年人最常見的失眠多是情緒引起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 老年人容易產生悲觀情緒, 遇到不滿意的事容易傷感;過於操心子孫的事, 又力不從心, 也會波及情緒;有的人身體出現某些異樣的感覺, 便猜疑是不是患了什麼疾病, 或聽到別人患了什麼病, 自己也懷疑有了什麼病, 等等。 這些思想波動都帶有憂慮的色彩, 致使晚上心情不得平靜, 難以人睡。 同樣, 遇到高興的事, 情緒過於興奮, 也會影響睡眠。 對患情緒性失眠的老年人,

要注意做好心理安慰工作, 儘量讓他們生活得愉快、舒心, 減少不良的心理因素干擾。 老年人自身也要學會自我調理情緒, 發揮內因的作用。 主要是, 防止過憂過喜, 避免情緒異常波動;平時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體育鍛煉;睡前不要談論、回想會引起心情不快的事, 也要避免過於喜悅;不要為自己的失眠擔心, 隨其自然;為了使心情平靜, 睡前還可以在室內外漫步或靜坐。 這些心理上的調理會有益於睡眠的。

心理因素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年人更是這樣。 對入睡難, 宜泰然處之, 不可心存憂懼, 否則只會使入睡更難。 建議這樣思考, 躺著也是休息, 和睡眠的作用是一致的。 這樣就會心情平靜, 容易入睡。

老年人活動、工作不多, 一日睡眠4~7小時已足夠, 不必擔心。

安眠藥只可偶爾一用, 不可作為睡眠依靠, 長期服用。 一旦視安眠藥為靠山, 勢必睡前非用不可, 這就如同吸毒成癮一樣, 很難終止。 安眠藥久用, 劑量必會越來越大, 否則無效。 長期服用大量安眠藥的人, 對身體貽害不能算小, 應當警惕。

由此看來, 老年人失眠, 大多數都是由於想的多, 過度操心, 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會比較囉嗦的原因之一了, 其實老年朋友們在老年時期應該安心養老, 不要過於勞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