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空氣可吸入顆粒物可誘發心臟病

空氣污染顆粒叫PM-2.5毫米, 也就是說這些顆粒的直徑小於2.5毫米。 一般是汽車、發電廠及工業排放, 另一些則是由環境空氣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 它們的化學和物理組成依地點、氣候、一年中的季節不同而變化很大。

還有來自在未鋪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 同時還包括壁爐和燃燒木頭的爐子。

??在過去5年的研究中,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死亡率和住院率與PM-2.5的水準有關。 在研究中, 病人接觸濃度不斷升高的顆粒物質24小時,

其發病危險在2小時就可達到高峰。
在2小時後, 病人發病危險上升了48%;24小時時則上升到62%。 同時該研究還檢測了臭氧引起的對健康的危害有多大, 但是這次研究人員沒有發現其與心臟病發作有關。

??另外已有研究顯示:可吸入顆粒物小到可以通過人體屏障, 進入肺和其它組織, 就會引起炎症和血栓。 一些研究人員說:這些症狀有可能造成心臟血流不暢, 導致發病。 另外還有研究顯示:顆粒物質可能引起電極反應, 從而影響神經系統。

??PM-2.5因為足夠小, 所以可以在空中到處飄揚並大肆滋生, 空調可以將其過濾在室外。 研究人員認為, 最好不要在煙霧朦朧的大熱天進行戶外運動。
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後,

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 引發許多疾病。 對粗顆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統, 誘發哮喘病。

細顆粒物可能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 降低肺功能等。 因此, 對於老人、兒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 風險是較大的。 另外, 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還是降低能見度的主要原因, 並會損壞建築物表面。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