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預防骨質疏鬆怎樣科學補鈣

我們都知道補鈣可以預防質疏鬆, 適當的鈣攝入應根據個體的需要, 使成年骨峰值達到最高, 維持成年後的骨質, 減少老年的骨量丟失。 人一生鈣的需要量有較大變化, 兒童及青少年的快速生長期, 婦女孕娠及哺乳期以及老年期鈣的需要量均較大。

攝入量估計的方法

(1)平衡法:1998年Dowsorrhughers在總結了大量鈣平衡實驗研究後指出, 對於成年人而言, 最佳攝入量為1 200 mg/d, 這也是美國國家衛生所對50歲以上成年人推薦的攝入量。

(2)直接測定法:該法測定不同年齡人體鈣量, 據此估計不同年齡每日體內鈣瀦留量, 進而估算出鈣的需要量。

如測定出生嬰兒骨內共含鈣25 g, 成人骨內含鈣1 000 g, 該差值為出生到20歲的20年內積累, 20歲以前平均鈣瀦留134 mg/d。 年增骨量4%, 而青春期鈣瀦留量達220 mg/d。 根據該瀦留量, 結合內源損耗估計量, 可大致估算出鈣的需要量。

(3)鈣攝入量的公式計算:鈣需求量=尿鈣量+內源性糞鈣量+汗鈣量+骨瀦留鈣量÷腸鈣吸收率。 Connie用此方法分別計算出男、女從嬰兒、幼兒、青春期到成年的鈣供給量。 其中青春期鈣供給量最大, 男、女分別為1 645 mg/d和211 977 mg/d。 在考慮鈣供給量時, 必須注意鈣攝入與排出間存在著性別, 年齡等差別。 Nordin認為尿、汗及內源性糞鈣排出相對不受食物鈣量的影響。

所有鈣攝入量應該補足尿、糞、汗鈣的排出量之後, 還應多攝入一些才能達到骨中瀦留的鈣平衡。

鈣攝入日推薦量

人一生中鈣的需要量有較大變化。 青春前期, 鈣在骨中的積累為140~165 mg/d, 青春期可達400~500 mg/d。 多數人在20歲左右達到成年骨峰值。 因此, 兒童及青少年攝入充足的鈣對其成年骨峰值量的影響至關重要。 一旦達到骨峰值後, 骨轉換保持穩定, 即骨的吸收和形成保持平衡。 當婦女到絕經期時, 由於雌激素分泌減少, 骨吸收速度增加, 骨量減少, 需補充較多的鈣。 進入老年期後, 由於飲食量減少, 雌激素降低, 體內活性維生素D生成下降, 腸黏膜吸收鈣的功能下降, 腸鈣吸收也減少, 也需要增加鈣的攝入。

鈣劑的吸收利用

迄今為止, 人們對鈣劑的吸收利用做過不少研究。 由於鈣在體內的吸收主要受兩大因素的影響:一是機體內環境穩定調節機制,

二是營養因素, 包括鈣劑的生物利用度以及食物中影響鈣吸收的因素, 即可促進鈣吸收的因素如蘋果酸、抗壞血酸及抑制鈣吸收的因素如植酸、鞣酸等。 只有在控制了機體的內環境穩定調節機制, 同時又排除了食物中影響鈣吸收的其他因素影響的前提下, 鈣的生物利用度才能真正測出。 此時測得的生物利用度才能反映鈣劑本身的營養價值。

目前世界上唯一能進行這種測定並定量給出鈣劑生物利用度的方法為同位素稀釋法。 根據我們用同位素稀釋法的研究結果看有機類鈣劑比無機類鈣劑的生物利用度稍高一點, 如檸檬酸鈣為96.18%, 牡蠣殼為95.13%。 但從實用觀點看, 二者均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

因而可以認為, 在選擇鈣劑時, 鈣劑本身的化學形式並不十分重要。 在考慮鈣吸收時, 鈣的攝入量以及食物中其他影響鈣吸收成分存在與否更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