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手腳冰涼、麻木、抽筋, 你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生活中很常見的貧血或是缺鈣, 不過要告訴你的是還有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血液迴圈不太好。 血液迴圈不太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何調理呢?
血液迴圈不好具體有哪些症狀?
1、麻木:麻木和抽筋是血液迴圈不好的最初症狀。 可以在手足觀察到這類症狀, 特別是腿部。 在過度活動後腿部變得過於疲勞和疼痛。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坐著或睡覺時抬高腿部, 以減輕疼痛。 此外, 血液迴圈不好還會造成身體某些部位紅腫。
2、發紺:這是一種身體特定區域變成紫色的醫學症狀。
3、蒼白:貧血, 白血病, 心臟疾病和雷諾嚴重障礙現象都可以引起蒼白。 此外, 壓力, 體力消耗, 長期暴露在陽光和遺傳變異也是導致臉色蒼白的原因, 這是一個迴圈不良症狀。 白斑, 白指甲, 色素沉著也與血液迴圈不暢有關。
4、其他症狀:此外血液迴圈不好的症狀還有記憶力下降、手腳冰涼、腫脹的腳踝和腿部、靜脈曲張、頭暈、偏頭痛、手腳麻木等。
導致血液迴圈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1、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是導致血液迴圈差的最常見的原因, 當我們的機體開始缺乏所需的營養時, 如維生素、礦物質等, 我們的血管脆性就開始增加, 這樣就嚴重阻礙血液迴圈。
2、動脈粥樣硬化。 這也是血液迴圈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的膽固醇斑塊可引起血管堵塞, 血管脆性增加, 彈性下降, 從而導致中風和慢性心臟疾病的發生。 建議35歲以上人群每年查次血脂。
3、高血糖。 隨著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高, 就會逐漸破壞到靜脈和動脈血管, 這樣就造成心血管系統算還和內皮細胞受傷, 從而出現血液迴圈不好的情況。
4、缺乏運動。 長時間在一個位置躺、坐或站立,
血液迴圈不好該如何調理?
1、加強體育鍛煉
尤其是久坐或久立的人, 必須重視工間操, 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動, 以加強血液迴圈。
2、注意飲食
多吃一些性屬溫熱的食品, 以提高機體耐寒力。 常見的溫熱食物有:牛、羊、狗、雞肉, 大蒜、辣椒、生薑、圓蔥、山藥、桂圓等。
2、搓搓雙手
平時不幹活時, 就搓搓雙手, 十指握緊後再鬆開, 如此反復運動, 能讓指尖的末梢迴圈情況有所改善。
4、進行慢運動
多抽出一點時間進行慢運動, 像擺臂走、打太極等, 能夠讓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得到運動, 加強全身的血液迴圈。
5、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
最好買個泡腳桶, 水溫以四十五度左右為佳, 要沒過腳踝, 浸泡約十幾分鐘。 待雙足發紅發熱了, 這就說明腳部的血液迴圈順暢了。 建議邊泡腳邊用手對腳部進行按摩, 能更好地促進血液迴圈。
6、注意勞逸結合
睡眠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能否正常運作, 因此要注意勞逸結合, 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 每天至少要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有利於身體養精蓄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