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直保持希望
對未來抱有希望是一種積極的心理, 願意接受新的事物以及觀念, 也是預防大腦衰老的一種方法。 追求新的事物、食物, 可以讓我們的心臟和大腦更健康, 同時減少產生壓力荷爾蒙的分泌。
2長壽的基因
長壽基因也會遺傳, 以英國女王為例, 現年91歲, 卻沒有像其他老人出現癡呆、活動遲緩現象, 每天仍然神采奕奕。
3良好的醫療保障
在過去的上千年中, 長壽老人越來越少, 清朝前期人們的平均壽命, 女性為50歲, 男性為45歲。 古人能活到一甲子, 便屬於高夀了。
而現代, 物質、醫療、經濟水準提高,
4吃得健康
少吃一點、粗糙淡飯並不利於長壽, 相反會讓身體老化嚴重。 食物多樣化、營養豐富、低鹽、低熱量、高蛋白, 才利於長壽。
5運動
運動雖然花時間, 但是也能延長壽命, 買進時間。 有研究資料顯示每週跑步11-14英里, 可以降低30%心臟病發生風險。 有規律的健身, 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疾病的風險, 延長壽命。
6笑一笑
“笑一笑, 十年少”的道理大家都懂, 可是還有一種說法叫做“抑鬱成疾”、“大怒傷肝”。
笑一笑可消除緊張, 使大腦得到休息, 放鬆肌肉, 促進健康。 笑還是一種運動, 對面部肌肉、呼吸道起到良性的刺激。 相反, 愛生氣、抑鬱、愛發怒, 不但不利於長壽, 還會招惹疾病。
7良好的睡眠
睡眠不足, 會出現工作效率低、免疫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視力模糊,
最好保持固定的睡眠習慣, 讓身體張弛有度, 給身體的自我修復提供時間。
當然, 想要長壽, 還離不開健康常識, 需要做到定期體檢, 及早發現和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