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女人>正文

崴腳自我診療5誤區

崴腳(又稱踝關節扭傷)是日常生活或健身鍛煉中十分常見的損傷。 不少人遇到崴腳, 首先想到的是在家自我治療, 但由於方法不當, 經常陷入治療誤區, 不僅延誤病情, 還容易遺留疼痛、腫脹、反復崴腳等後遺症。 生活中最常見的誤區莫過於以下5個。

誤區1:熱敷消腫 崴腳後由於韌帶軟組織撕裂、小血管出血、組織液滲出增多, 局部出現疼痛腫脹, 且逐漸加重。 有些人崴腳後, 立即採用局部熱敷的辦法減輕疼痛, 雖然暫時舒適些, 但這樣做反而造成出血及滲液增加, 進一步加劇腫脹程度。 正確的做法是24小時內應冷敷,

冷敷可收縮血管, 減少出血水腫, 24小時後才能熱敷。

誤區2:白酒擦洗 民間不少地方有用白酒點火擦洗的做法, 認為白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酒洗的同時採用局部按摩, 其實這種做法是十分有害。 崴腳急性期應禁忌按摩, 更切忌剛扭傷就馬上用白酒點火擦洗。 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 會進一步加劇出血腫脹、皮膚瘀斑, 甚至造成皮膚燒傷起水泡。

誤區3:不願外固定 由於踝關節扭傷多為內翻損傷, 所以80%以上的崴腳會導致外側韌帶的撕裂或斷裂, 致使腳踝兩側韌帶的拉力不平衡。 不少人認為崴腳後採用外固定很麻煩, 影響行走活動, 不願固定。 其實崴腳後固定制動有助於消腫、減輕疼痛, 促進軟組織損傷恢復。

誤區4:不及時就醫 一些人認為, 崴腳是個小毛病, 不用上醫院, 掉以輕心, 延誤病情, 比如有些撕脫骨折患者耽誤了早期治療, 給踝關節功能恢復埋下隱患。 崴腳後腳踝腫痛者應立即到醫院骨科就診, 拍片排除踝關節骨折, 如果是韌帶損傷, 要給予適當的固定, 如選用彈力繃帶、硬紙板、支具或高分子石膏固定。 如果檢查有骨折, 還需要根據情況進一步內固定或外固定。

誤區5:不注意休息 有的人傷後不休息, 認為骨折後休息與否不重要。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 但也不無道理。 其中休息是踝關節韌帶恢復的其中一個環節。 崴腳較輕者儘量少走;崴腳較重者不應下地走路, 還要抬高傷足踝;如果繼續過多行走不利於腫脹消退和韌帶的修復,

會使損傷的外踝韌帶拉長、鬆弛, 癒合不良。 因此, 適當的休息, 抬高傷足, 有助於早日恢復正常功能。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