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知足常樂

我們經常會聽到別人說, "知足常樂, 終身不辱;知止常止, 終身不恥。 " 什麼是知足?知足就是滿足自己現在所得到的生活狀態, 懂得滿足的人能夠長期保持快樂, 所以說知足常樂。 對於老年人來說, 知足, 身體才能健康, 心態好, 才能長壽。

我們經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 我們保持良好的樂觀心態, 就可以延長我們的壽命,只要我們能夠想開點、樂觀點, 我們就能高高興興地生活。

工作了一輩子的老年人, 晚年應該笑口常開。 老年人的記憶力和感知力逐漸衰退、降低, 導致判斷力、控制力及反應力不靈敏, 從而也降低了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因此心理也相對比較脆弱, 繼而就會妒忌、固執、任性、猜忌、發牢騷等, 產生一些不想接受新鮮事物的心理障礙。 這些, 往往就是形成抑鬱型、衝動型或猜疑型等性格的原因。

中老年人要特別重視心態的調整, 碰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時,

要儘量做到隨遇而安, 儘量去想想年輕時候美好高興的事, 從而會讓快樂相隨。

事實上,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活得那麼樂觀, 所以, 我們要培養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只有這樣才能擁有順其自然的美好心情。 也就是說, 只有懂得自我調節, 生活才會快樂;不懂得自我調節, 就會產生孤獨和自卑的感覺。

我們經常說:"高官不如高薪, 高薪不如高夀, 高夀不如高興。 "經常處於煩惱情緒中的人易老, 只要能夠享受快樂, 就不要自尋煩惱。 要能夠投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中, 不能以過去的眼光來看待新的事物。 只有這樣, 才能保持心平氣和的心態,讓自己的晚年過得更安穩。

中老年人要懂得知足常樂, 這是一種精神狀態。

我們經常會說:"愁一愁白了頭, 笑一笑十年少。 "心情愉悅, 身體內部各種器官得到協調, 身心才會舒適, 自然也就會長壽, 要把事情要往好處去想, 懂得知足。

中老年人要想過上幸福生活, 就要懂得知足常樂, 知足是走向幸福、健康、長壽的必經之路。 只有把知足和幸福融合在一起, 才能實現幸福、健康、長壽的目標, 只有如此才能看到一個人修行、修心的力度和深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