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外感型產後發熱

證候表現:產後惡寒發熱, 鼻流清涕, 頭痛、肢體酸痛, 無汗, 舌苔薄白, 脈浮緊。

病因病機:產後元氣虛弱, 衛陽不固, 腠理不實, 風寒襲表, 正邪交爭, 則惡寒發熱, 頭痛, 身痛;風寒束表則無汗;肺氣失宣則鼻流清涕;苔薄白, 脈浮緊, 為風寒襲表之征。

治則治法:養血祛風, 疏解表邪。

方用:荊穗四物東加防風、蘇葉或參蘇飲。

處方:荊穗四物湯。

處方:參蘇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出處:《中醫婦科學》·第四章產後病(篇)·第三節產後發熱(章)

原文:外感證主要證候:產後惡寒發熱, 鼻流清涕, 頭痛、肢體酸痛, 無汗, 舌苔薄白, 脈浮緊。 證候分析:產後元氣虛弱,

衛陽不固, 腠理不實, 風寒襲表, 正邪交爭, 則惡寒發熱, 頭痛, 身痛;風寒束表則無汗;肺氣失宣則鼻流清涕;苔薄白, 脈浮緊, 為風寒襲表之征。 治法:養血祛風, 疏解表邪。 方藥:荊穗四物東加防風、蘇葉或參蘇飲。 (1)荊穗四物湯(方見經行感冒)加防風、蘇葉方中四物湯養血扶正, 荊芥、防風、蘇葉疏風散寒解表。 (2)參蘇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若症見發熱, 微惡風寒, 頭痛身痛, 咳嗽痰黃, 口乾咽痛, 微汗或無汗, 舌紅, 苔薄黃, 脈浮數, 此為外感風熱之邪。 治宜辛涼解表, 疏風清熱。 方用銀翹散(《溫病條辨》)。 金銀花連翹竹葉荊芥穗薄荷牛蒡子桔梗淡豆豉甘草蘆根方中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 輕宣透表為君;牛蒡子、薄荷疏風散熱, 解毒利咽,
荊芥穗、淡立豉辛散表邪, 透熱外出為臣;竹葉、蘆根、桔梗清熱生津, 止咳化痰為佐;甘草調和諸藥為使, 共奏疏散風熱、辛涼解表之效。 若邪入少陽, 症見寒熱往來、口幹、咽幹、目眩、默默不欲食, 脈弦。 治宜和解少陽。 方選小柴胡湯(《傷寒論》)加味。 若產時正值炎熱酷暑季節, 症見身熱多汗, 口渴心煩, 體倦少氣, 舌紅少津, 脈虛數, 為外感暑熱, 氣津兩傷, 首先改善暑熱環境, 降溫通風。 治宜清暑益氣, 養陰生津。 方用王氏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方中西瓜翠衣、洋參清熱解暑、益氣生津為君;荷梗、石斛、麥冬清熱養陰為臣;黃連、知母、竹葉清熱解毒、除煩為佐;甘草、粳米益胃和中為使。 全方具有清暑益氣、養陰生津之功。
若暑入心營, 神昏譫語, 灼熱煩躁, 甚或昏迷不醒, 或猝然昏倒, 不省人事, 身熱肢厥, 氣喘不語, 牙關緊閉, 舌絳脈數者, 治宜涼營泄熱, 清心開竅。 清營湯(《溫病條辨》)送服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或紫雪丹(《溫病條辨》)或至寶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如失治、誤治均可致陽氣暴脫, 陰液衰竭, 而出現昏迷、汗出、肢厥、脈微欲絕等危候, 治宜益氣養陰、回陽固脫, 用生脈散合參附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